心得体会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相关地区和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钟南山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为张伯礼、张定宇、陈薇3人。

“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也是国家对人民英雄的最高礼遇。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抗疫功勋”,足见国家对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的重视程度。表彰“抗疫功勋”,既是对他们本身的褒奖,也是对所有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付出与担当充分肯定,由此在全社会凝聚更大的担当精神力量。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岁月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一种民族性格与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担当精神的杰出人物,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正是他们当中的功勋模范代表。表彰“抗疫功勋”,意在弘扬他们身上的为国为民担当精神,凝聚爱国爱民的精神力量。

表彰“抗疫功勋”,形成为国为民担当的价值导向。用国家最高荣誉表彰“抗疫功勋”,不仅是对其个人担当精神的褒奖,更是对全社会弘扬为国为民担当精神的又一次召唤。抗击新冠疫情的经历,应该让所有人对此有更真切的体悟。84岁的钟南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甘当“逆行者”;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疫情救治取得显著成效;张定宇身为渐冻症患者,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疫情患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做出重大贡献;陈薇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授予他们国家最高荣誉的深意在于,对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全社会团结奋斗,创新图强。

表彰“抗疫功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将国家最高荣誉及时授予“抗疫英雄”,对社会来说,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专业品质和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是抗疫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的精神密码,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锤炼。表彰“抗疫功勋”,将进一步激发全民爱国热情,鼓舞创新斗志,化危为机,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2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

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

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2003年,钟南山再次被评为中国全国先进工作者(即全国劳模)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钟南山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3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钟南山现在已经是国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个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钟南山院士就是那个“定海神针”,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信赖的人了。一个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却神奇地拥有了100%的可信度。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

2020年春节,他不顾年事已高,在广州、北京、武汉三地奔波,连续奋战。他一边提醒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赶往防疫最前线!

当前的疫情,是病毒变异的结果。细菌性的病人,一般都有特效药抗菌治疗。但是这次的冠状病毒因为是新型的,第一次发现,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当然了,没有特效药,也不是不能治,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很硬的医学基本功。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医术去战胜它。

钟南山曾说,他永远忘不了他中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人不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这句话,钟南山牢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以后,不管将来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要想走得远,都必须拥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好学习是一种责任!我要谨记在心,创造并拥有更好的中国。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4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其实很早就曝出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20_年时有记者采访时,钟院士和记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层楼,结果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记者采访得知,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83岁钟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岁小伙自愧不如!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会相信,就在最近,钟院士的健身照在网络刷屏,引起不少网友转发。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完全吊打28岁小伙!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5

以“共和国”的名义致敬人民的英雄

国家主席8月11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14亿中华儿女的“追星”名单更新了!“新增”的他们,分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敢医敢言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的钟南山院士,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疫情救治的张伯礼院士,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的张定宇医生,以及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的陈薇研究员。这些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抗击新冠疫情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以“共和国”的名义致敬这些人民的英雄,对于强化国家尊崇与民族记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意义非凡!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严峻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国医护人员奋战一线,从中央到地方到各行各业都在全力支援,湖北、武汉人民更是做出了重大牺牲,他们的付出体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誓不休”的奋斗精神,同样是值得致敬和礼赞的英雄。我们也许难以知晓那些至今默默无闻的参与者和幕后英雄,但我们可以从钟南山等受表彰的代表人物身上,看到全社会对英雄最好的褒扬。

每一场战役,都如同烈火可以锻造真金,抗击新冠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新时代中华儿女勇于担当、敢打硬仗、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锻造了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之情的拳拳之心。作为抗击疫情的优秀代表,“钟南山”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在了共和国的史册上,他们所展现的不懈奋斗精神和伟大无我境界,定将被永远弘扬和传承。发扬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朴实作风、为国为民奉献的坚定志向、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导向定能更加正确稳固。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因为我们深知,崇敬英雄、善待英雄才能营造出英雄辈出的良好环境。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事实上,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以“共和国”的名义致敬人民的英雄,就是要让他们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元素得以发扬,用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影响更多“后浪”接力他们的奋斗。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6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7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18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2003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2015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8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其实很早就曝出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2015年时有记者采访时,钟院士和记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层楼,结果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记者采访得知,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83岁钟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岁小伙自愧不如!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会相信,就在最近,钟院士的健身照在网络刷屏,引起不少网友转发。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完全吊打28岁小伙!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9

全体党员 你听“召必至”的时代和声

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的抗疫英雄谱里,有这样洋溢激情的六个字“国有难,召必至”,催人奋进又感人至深。这不仅是钟南山一个人的内心写照,也是广大抗疫英雄的本色外露。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对照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苦练“召必至”的担当和能力,切实增强奋斗拼搏的精神和敢打能胜的本领。

“召必至”里显“胸怀”。“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越到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医生的本色”。钟南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耄耋之年,星夜逆行奔武汉,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能力和责任担当。毕竟,共产党人的德,首先是对党忠诚。今天,党和国家表彰先进、学习优秀,首先要对标这种对党忠诚、闻令而动的崇高精神,读懂弄清找全英雄塑成的“规律”和“脉路”,让对党忠诚、政治过硬成为各级党组织的精神内核,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标识。

“召必至”里见“仁心”。树高千尺不忘根。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不仅展现了钟南山许国许民的人格力量,还逐渐成为作为专家人物引领时代的真理力量。真实在表面,也在最深处。一个党员干部,只有永葆为民初心、砥砺为民恒心,才能坚守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归属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共产党人民性的底色、本色和亮色。人心在哪里,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就在哪里。党员干部既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及时出现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又要苦练群众工作的本领,善于团结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使民生工作更有力度和温度。

“召必至”里有“妙手”。一个人的价值,最终由他作出的贡献、展现的精神、传递的力量来体现。实现这一切,关键是拥有一流的能力支撑。钟南山从小立志学医,拿过多次大奖,成就斐然,培养了许多学生,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呼吸病学专家。无论是平时治病、研究,还是疫情最严重时刻到病房探望,他用一流的医术、敏锐的目光、执着的精神,为百姓开出最精准的药方,提出最科学的建议,成为全国人民心中响当当的“国士无双”“民族脊梁”。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党员干部要增强专业化思维,在提升专业化能力上下功夫,干一行、爱一行,甘于平凡、勇于探索、精于研究,努力成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政策通”“活字典”,成为行业的翘楚和专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效能。

“召必至”里扬“正气”。好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说到底,“召必至”是一种崇高的自我牺牲和自我奉献精神,也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从钟南山的敢医敢言里,透露出满满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从全国医护人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工作者等一线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里,展现了上下同心、和衷共济的作风形象。越是面临风险隐患挑战,越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善于打主动仗的精神,坚定信心、团结奋战,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步调一致、奋力攻坚,以顽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作战力,取得最理想的业绩和成果。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荣誉高于一切,使命无上光荣。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并在主席台就坐,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需要党员干部咬定青山不放松,鼓足干劲加满油,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落实再落实,奋力夺取最后的胜利。

钟南山读后感心得篇10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州医学院一附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奋不顾身与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最前线。他不顾年事已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悉心指导救治病人,在这次广东非典型肺炎的确诊治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病因不明患者从河源送来,其时该病人已出现双肺弥漫性渗出,呼吸窘迫的重症迹象。一连5天,医生仍找不出病因,患者病情不断恶化。这一异常情况很快报到钟南山院士那里。

钟院士非常重视,亲自对该病人进行会诊。但是将病人送进icU的4天临床监测中,所有的诊断都显示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例。在暂时不能确定病因的情况下,钟院士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制订了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案,采取无创通气等疗法来暂时缓解病人的病情。

而就在钟院士率医务人员为病人殚精竭虑寻找救治方案时,从河源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曾经抢救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全部感染同一种病!钟院士立刻预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特殊传染病,当即吩咐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全体医务人员做好准备,考虑各种可能性。他请示广医一院将该病人的病情上报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应省卫生厅要求派出专家到河源会诊。

但此时,中山、江门等地也相继有医务人员被“怪病”感染。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肖正伦教授即刻赶往中山会诊,接着去了江门。后来,钟院士自己也赶到中山,参加调研。大家隐约感到,一场大仗即将打响。

春节期间,广州地区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各种谣言散布开来,越传越邪乎,如什么某某医院死了上百医生,什么某某医院已经被关闭,等等。随着恐慌的蔓延,全城刮起了抢购风,药店里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以及商店里的白醋都卖断了货,甚至还有人囤积居奇,卖出了100元一瓶醋的天价!此时,广州非典型肺炎发病进入高峰期,短时间内,转送到广医一院的病人骤增,达到21人。

这时,钟院士主动请缨,要求将最严重的病人送到他们呼吸疾病研究所。作出这个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第一,当时病因不明,谁都没把握能治好病人,而治不好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第二,当时已经很明确,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接治最严重的病人,等于给自己寻找危险。

但钟院士没有考虑这些,他的心中只有病人。他说,如果有了危险,医生都逃避,那要医生做什么;他还说,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从此,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了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核心堡垒。每一个“非典”病人送进所里来时,他都要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在探视病人时,为了检查患者的口腔,他把自己的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细细观察;危重病人往往无法说出话来,为了和病人作足够的沟通,他耐心地查看病人的嘴形,猜测病人的手势,观察病人的眼神,辨认他们写出的歪歪扭扭的文字??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研究,钟院士率领他的助手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多数“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我们都还记得20_年“非典”肆虐时期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整个人类而言都是一场生死的考验,但科学最终战胜了病魔。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钟南

山院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再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彰显了一名科学工作者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危急时刻尽显科学家英雄本色,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3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