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看见读后感300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二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待,花了40块又在现场买了那本{看见}。换来了你轻轻的点头,微笑着注视着我的眼睛,你说,谢谢。自始至终,你的嘴角都是上扬的。还是那件衣服,还是那样的声音,但我总算看见了你本人,我觉得足够了,这一切都值得。今天写下这篇柴静看见读后感。

18年前,你从这里开始,那时你还是长沙铁道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从来就不能被分到电台工作。可是你想干这个,也觉得自己能做。你写了封信给妈妈,告诉她你不愿被分到铁路17局带着蓝袖套打算盘。妈妈给你回了一封长信,斥责你,而你却把它扔进了垃圾箱。那时候,你19岁,和我一样大。你说,此后的十八年,每当崔健在北京有演唱会,你都会去听,你说,你最喜欢他的{蓝色骨头},你觉得那就是在说95年的你。“人活着只有痛快加独立才有意义,只要你有笔,谁都拦不住你。”想想自己,总是顾虑太多,想的太多反而没有勇气去跟着心走。上了大学以后更是如此,总是纠结,总是迷茫,总是徘徊,总是迟疑,总是不安。说到底,只是缺少那份豪气。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选择了以后又会担心,担心就业,担心前途,担心别人的意见,担心自己没有毅力。今天,见了你以后,想明白了一些事。那些浮华的东西,都变得不再重要。不要问值不值得,价值观的事是无法用来讨论的,你只需要问问它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如珍宝。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也会更有勇气地,跟着心走。

以前看了你采访高秉涵的视频。“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他说,没有明天了,那是种多么巨大的绝望,你无法体会,只能听明白。我们都无法体会。别人世界的悲与喜,我们都只能了解,不能评判。我想,这也是作为记者所必须的。不管你有多么深的感情,你都要将自己置身事外,像局外人一样去描述一个故事,不引领读者,不掺杂感情,你只需要说出事件本身,你也只能这样做。这很难,但是你做到了。

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绝不在云端跳舞,因为我整天仰着头,看到的只有天空。”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高中的我们总是在评判这世界上的种种不公和不幸,而实际上,很多时候,那只是“我们以为”。正如你说,“人有时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这些思维是在无意识之下。”我们以为我们是民主的,进步的,甚至是睿智的。而除了我们以外的他们,在地面步行,带着理解,带着宽容,带着自己的视角,很多东西我们没有看到,但他们都看到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不了解,就没有资格评判。关于现实,我们的确有很多不满,但抱怨没有一点用。未来会改善,需要的是措施,而不是仅仅指出问题所在。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一大堆的道理,对理想国的畅想,但是如果不付诸行动,不想办法改革,解决,这些想法就一点用也没有。我们总是爱想那些类似哲学问题的事情,但是抱怨完了这个世界,我们又获得了什么呢?虽然我明白这个世界仍然有那么多的问题,但我再也不是那样的愤青了。

“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过和谁的比较才能判断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我们都长大了,你,我,我们,没有人停留在原地。写到这里,脸上的泪水也干了。我知道,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没有经历过的时光。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做当下最好的自己,不躲闪,不犹豫,不后悔,不等待,不苛求他人,不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赞同,做自己,也只做自己。有了这种自由,那些原本追求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出其不意地到来。

很欣赏你,但是却不羡慕。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成长。我成为不了你,也不想做第二个你。但是,柴静,正如你说过的,人生无处不相逢。也许,未来的某天,我们会以另一种方式相遇。你说呢?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2

深蓝色的封装,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惬意祥和的笑容,中间大大的“看见”两个字,署名柴静。这本讲述她本人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从2001年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记录了她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中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成长经历,也记录了一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的过程。

在读《看见》这本书之前,我对有关她的新闻接触甚少,只明白是一位央视的记者、主持人。2013年这本书出版后,着实火了一阵,适逢我大学毕业只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工作,正闹着书荒,打算再添置一些新书,爱看书的好友们热情荐书,五个人里有四个人推荐了,很自然的,一周后这本书就躺在了我的手心。当时看完这本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纪实类节目《新闻调查》和访谈类节目《看见》。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语言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直入人心。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经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明白事件大致的轮廓,有个模糊的了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时隔多日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有了新的认知,修正了一些对当事人的偏见,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一共405页,厚厚的一叠纸张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整本书资料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揪成一团纸,拧巴巴的抚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许多新闻事件经过各大主流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肆传播和发酵,变的众人皆知,成为热搜榜首。可是许多的公众号作者写文章时总是带着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以梦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不追求事件的本质和始末,传递出的观念、思想都是片面的,不经推敲的,这样很容易给不明真相的群众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正如柴静所说,“人有时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这些思维是在无意识之下。”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人生,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不该随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妄加评判。就算是最权威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随意评论是对当事人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看见》让我学会理解并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不以自我的喜好为标准,对他人的处事态度随意做出评判。

新闻里到底是应当关注人还是关注事件本身,这并不是一个悖论题,两者本就融合为一体,我们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里非典期间随时面临着生命风险的第一线从医人员;“双城的创伤”里连续服毒自杀的孩子们;“沉默在尖叫”里长期遭受家暴后杀夫入狱的女人们;“无能的力量”里默默无闻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卢安克...勇于质疑、尽力挖掘真相,带着理解与尊重的将之呈此刻我们面前,正是柴静在她的采访中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又繁杂的时代,她的新闻既坚持着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也不会带有任何八卦心理,纯粹是出于一个“人”内心的呼唤,不带任何偏见的报道,没添加任何的个人主义色彩进去,却又偏偏充满了人味。

最终,借用柴静在文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就生活在那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经过和谁的比较才能确定自我。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3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4

昨日凌晨接近1点当当网上下的订单,当天午时5点钟就收到《看见》这本书。

昨日晚上和今日白天,天气晴间多云,我用了大约8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全书405页,速度并不算快。

实话实说,我并不是十分喜欢柴静,因为周围有太多人喜欢她。虽然逻辑有些无理取闹,但这是真实的感觉。朋友中间,我明白有很多人是喜欢她,新闻课堂上教师和同学们也经常讨论她。我觉得柴静拥有这样多的粉丝已经足够了,我不用再跟着搀和了。我应当多关注那些躲在角落里的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从而找到些乐趣来。

可是,我必须承认,我还是尊敬柴静的。不然,我也不会在收看“柴静《看见》新书发布会”视频期间,打开当当网选择购买这本书。

这本书中,柴静讲述了自我在央视的10年经历。资料主要以社会热点故事为主,比如非典、家暴、地震、两会、药家鑫案、卢安克等等。透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柴静对中国民权、环境、三农、教育等问题的思考。

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写过一本《冰点故事》的书,讲述的是冰点背后的故事,故事写的很感人,至今印象深刻。可是与李大同相比,读过无数言情小说的柴静或许更会讲故事。她的故事虽然没有莫言的荒诞和悲壮,可是竟也让人在不经意之处抹眼泪。最重要的是,柴静的书是在以新闻事实说话,感染力并不逊于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

很庆幸,一个青春期看惯了言情小说的柴小静,最终能够成长为一名富有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精神的调查记者。由此观之,柴静是言情小说爱好者们的榜样。

书中谈到山西的煤炭工业的发展,主要揭露了煤炭经济背后山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当人们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山西煤老板出行如何一掷千金、儿女婚礼何其豪华奢侈时,柴静笔下的故乡山西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压抑感。有官员讥笑柴静,“你怎样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回答,“我办的就是。”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为这句话而饱受争议。柴静在书中也提到了他。王勇平的同事说郝劲松反政府,王勇平却对柴静说:“他(郝劲松)是刺头,可是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句话,有意无意中改变了我对这位前新闻发言人的看法。

书中还讲到了关于抗战老兵历史的故事,其中就涉及崔永元和导演康洪雷对还原抗战历史做出的努力。康洪雷的这段话最动情,说的是他和兰晓龙采访完抗战老兵,回到酒店相对嚎啕的情景,“之后我们在想,哭什么呢?是哭这些老兵壮丽的往事和寂寥的今日,还是哭什么?之后发现,我们哭我们自我的无知,自我的可怜。我们快五十岁的人了,中国抗战这么大块波澜壮阔的史实,我居然丝毫不知,你不可悲吗?”

书中还讲了其他很多新闻故事背后的故事,比如周老虎事件、药家鑫事件、虐猫事件……在虐猫事件中,柴静提到了洛阳籍的摄影师马宏杰,他扒火车、拍耍猴人,真是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不少人的尊敬。在洛阳实习期间,我曾多次听人谈到他。

《看见》是一部讲故事的书。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成了听故事的人。想想也奇怪,这是个人人都喜欢讲故事的时代,听故事的人却越来越少。但愿柴静讲的这些故事,能有更多的人听到吧。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5

上学期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初看,作者柴静,明白这个人,央视名记,可是,她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在记者这门行业上做的有声有色,却一无所知,就这样,怀着一颗奇的心,我打开了《看见》,走进了柴静的那几年。

书中以陈虻电话起笔,又以陈虻去世收笔,以时间为主线,洋洋洒洒的讲述了柴静从刚来到央视的愣头青到成为知名记者的成长历程,无论是饱受争议的双城的创伤,还是非典时期的艰难时光,亦或是药家鑫之死……书中经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女孩由感性到理性逐渐成熟的过程。

书中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的痕迹,亦未表现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很多的新闻报道中,她只是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她与这些人相遇,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因。我们得以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走进中国社会中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地方。纵观书中所描述的这些事实,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真实,生命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无论是虐猫事件还是药家鑫之死,她以客观陈述的方式,告诉我们不仅仅是事件的事实,更是人性的善恶,我们常常说眼见为实,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好并非真的是好,我们看到的恶也未必就真的恶,多的是我们不明白的事。柴静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我也熟视无睹。

“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药家鑫的父亲说。柴静给了他说出这句话的机会,也给了我们观看与思考这种救赎的机会。感激柴静,给了我们一个看见我们所不熟悉的那个世界的视角。感激这个世界,一向让我们有所期待。

陈虻对柴静说:“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读完这本书,我更想说,走,用你的眼睛看见世界。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6

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过多的感情,柴静用冷静真实的文字记录了她所见证过的悲欢离合。整本书让我内心产生最大波动的不是属于柴静的成长,而是人性的交织。

20年前,同性恋在中国似乎是一个比妓女或者艾滋病毒传染者更为令人鄙视的词。同性恋和其他人一样上学,工作,努力活着,事实上,同性恋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这是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的另一种必然的相爱方式,他们无法选择,爱了就是爱了。但是,社会的不接受导致的是他们不能公开身份,绝大多数的他们不得不和异性结婚,建立感情的社交场所大多是公厕或是浴池,那些不是爱情,只是性行为,而且是陌生人间的,对于他们而言“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过来,只有性。”

我们的社会不接受同性恋,同性恋只能被压抑在角落,他们中有的因为不理解,不自由,想改变却无力选择自杀,有的被父母强制送入精神病院被当做一生的耻辱。是的,连父母都无法接受,最亲近的人都为因新天基因而决定的性取向离开他,嫌弃他。

书中,柴静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我不能说完完全全的明白了这段话,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社会的共识不能为那些社会眼中特殊的人选择活下去的道路,当你的无知,你的愚昧,你的偏见伤害了一个努力去生活的人,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善意。21世纪,人人呼吁着平等,而平等不是某些人因为符合了大家的共识所以被给予的尊重,平等是发自内心的,你有你的所爱,我尊重并诚挚的希望你能快乐地生活,你能获得幸福。是的,这种爱并无羞耻。我相信,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这些同性恋者视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终有一天会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

再说药家鑫事件,一切的根源追溯到的是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了解真相以后,我们才能够理解他的残忍手法来自于何处。然而药家鑫未被判死刑前,音乐人高晓松曾经在微博中评论:“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被补几刀。人类全部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数万人转发他的话。理性的来说,这些话并没有错,但是这些话的背后,没有体现出中国较为悲哀的一面吗?不知道真相妄自评论,名人的话被奉为经典,甚至,一个人连纠正自己错误的意愿都被全民扼杀在摇篮之中。网络曾几何时也变成了如此令人胆战心惊的武器,人,都是人,隐藏在罪恶下的心未必不是脆弱的,而看似善良的人心中又是否没有恶念呢?

人性的交织,本来就是美而复杂的,法律无法因为人性而更改,人性也会有法律无法抑制的时候,接受一切可能性,冷静的面对,不要因为你的兽语而剥夺任何一个人忏悔的机会。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7

昨日凌晨接近1点当当网上下的订单,当天午时5点钟就收到《看见》这本书。

昨日晚上和今日白天,天气晴间多云,我用了大约8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全书405页,速度并不算快。

实话实说,我并不是十分喜欢柴静,因为周围有太多人喜欢她。虽然逻辑有些无理取闹,但这是真实的感觉。朋友中间,我明白有很多人是喜欢她,新闻课堂上教师和同学们也经常讨论她。我觉得柴静拥有这样多的粉丝已经足够了,我不用再跟着搀和了。我应当多关注那些躲在角落里的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从而找到些乐趣来。

可是,我必须承认,我还是尊敬柴静的。不然,我也不会在收看“柴静《看见》新书发布会”视频期间,打开当当网选择购买这本书。

这本书中,柴静讲述了自我在央视的10年经历。资料主要以社会热点故事为主,比如非典、家暴、地震、两会、药家鑫案、卢安克等等。透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柴静对中国民权、环境、三农、教育等问题的思考。

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写过一本《冰点故事》的书,讲述的是冰点背后的故事,故事写的很感人,至今印象深刻。可是与李大同相比,读过无数言情小说的柴静或许更会讲故事。她的故事虽然没有莫言的荒诞和悲壮,可是竟也让人在不经意之处抹眼泪。最重要的是,柴静的书是在以新闻事实说话,感染力并不逊于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

很庆幸,一个青春期看惯了言情小说的柴小静,最终能够成长为一名富有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精神的调查记者。由此观之,柴静是言情小说爱好者们的榜样。

书中谈到山西的煤炭工业的发展,主要揭露了煤炭经济背后山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当人们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山西煤老板出行如何一掷千金、儿女婚礼何其豪华奢侈时,柴静笔下的故乡山西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压抑感。有官员讥笑柴静,“你怎样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回答,“我办的就是。”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为这句话而饱受争议。柴静在书中也提到了他。王勇平的同事说郝劲松反政府,王勇平却对柴静说:“他(郝劲松)是刺头,可是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句话,有意无意中改变了我对这位前新闻发言人的看法。

书中还讲到了关于抗战老兵历史的故事,其中就涉及崔永元和导演康洪雷对还原抗战历史做出的努力。康洪雷的这段话最动情,说的是他和兰晓龙采访完抗战老兵,回到酒店相对嚎啕的情景,“之后我们在想,哭什么呢?是哭这些老兵壮丽的往事和寂寥的今日,还是哭什么?之后发现,我们哭我们自我的无知,自我的可怜。我们快五十岁的人了,中国抗战这么大块波澜壮阔的史实,我居然丝毫不知,你不可悲吗?”

书中还讲了其他很多新闻故事背后的故事,比如周老虎事件、药家鑫事件、虐猫事件……在虐猫事件中,柴静提到了洛阳籍的摄影师马宏杰,他扒火车、拍耍猴人,真是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不少人的尊敬。在洛阳实习期间,我曾多次听人谈到他。

《看见》是一部讲故事的书。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成了听故事的人。想想也奇怪,这是个人人都喜欢讲故事的时代,听故事的人却越来越少。但愿柴静讲的这些故事,能有更多的人听到吧。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8

大学以来,读的书大多是教师布置的书目,鲜有自我自主选择的书拿来读。根据自我的兴趣选择书来读,除了金庸的武侠,读的最多的便是央视记者的书(请允许我叫他们记者,而非主持人),大学读的第一本书便是白岩松的《痛并欢乐着》,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找了白岩松所写的所有书来读,包括《幸福了吗》、《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岩松看美国》等等,从他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与一个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他用他的理智、激动、泪水、愤怒为我们串起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刻骨铭心的回忆。读过白岩松,我开始读水均益的《益往直前》,他的命运是与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发展而联系的,他记录了伊战十年的伤痛,也记录了与硬汉普京的智慧博弈,他用他的坚定与豁达记录下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与世界的记忆。当读过这些书之后,我开始读柴静的。

《看见》(当然,并非因为“穹顶之下”,当初几次打开却又没有耐心看下去,如今想看却已被封杀......),初读《看见》,文字冰冷,但却总感觉隐隐中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继续往下读,她不是在关注这个国家命运前途的发展,而更多的是在关注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是人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正是这种力量让我觉得有写下一些的必要。看见眼前,我们更要看见内心,不要被眼前看见的所蒙蔽,仅有内心的思考才是最真实的看见。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这是我在读《看见》的过程中反复在思考的问题,书中记录着太多太多的不幸,不论是“双城的创伤”中的那些孩子们,还是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中所遭遇的家庭暴力。在对这些不幸的记录中我一次次的湿润自我的双眼,中文系读的久了可能越来越感性,我们总是会被文字所感动,我们总是感伤于他人不幸的遭遇,是对他们的怜悯,更是对自我心灵的质问。在对流浪少年犯罪的调查中,一个由十几个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领头的十五岁,最小的十岁,都辍学。他们没有父母来管束,没有亲人来照顾,没有社会的帮忙,他们甚至都不怕死,这是多么的可怕。他们在流浪,他们把偷当乐趣,把抢当做狂欢,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书中记录了太多太多我们都无法想象的会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幸,他们有被戒毒所卖去当妓女的,有被无故监禁二十八年的,还有饱受家庭暴力折磨的......我无法想象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社会,都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阴暗面。贫穷、无知、暴力......当我们都生活在自我幸福的世界中时,有谁关心过在社会灰暗里生存的人们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命运,注定不幸

痛苦就是痛苦

痛苦是财富,这句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或许每个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痛苦往往都是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始终无法摆脱痛苦。那么应对痛苦,我们除了抱怨就别无选择了吗俞敏洪说:“坚持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选择命运,我们亦无法选择躲避痛苦,那么只能坦然应对。人所要应对的痛苦是多种多样的,迷茫时的痛苦,失意时的痛苦,失去时的痛苦,那么痛苦之后呢没有改变,依旧走老路那么这些痛苦将会转化成更大的痛苦,而深陷痛苦之中也终将一事无成。我们要的是对痛苦的思考,对痛苦的反思。白岩松说:“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仅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欢乐,并相信未来。”室友问我:“还相信未来吗”我回答:“是的。”两年之前是这样,两年之后的我依旧相信。世界上仅有两种动物能够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我自知我并非雄鹰,那么我甘愿做一只蜗牛,在痛苦中决不放弃,并且始终坚定地相信未来,因为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会看到与雄鹰看到的同样的风景。

命运经过失败指出应当走的路

马修·埃蒙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悲情英雄,那个总是在奥运赛场上最终一枪意外失利的男人,他无法摆脱命运对他的捉弄。北京奥运失利后,他和妻子相拥在一齐,那个因四年前雅典失利而结缘的妻子,同样是射击名将的卡特琳娜,他们相拥在一齐时不是妻子在安慰丈夫,而是丈夫在安慰妻子。生活到了真正的艰难处时才能体会“仅有最亲的人才能了解和陪伴你的伤痛。”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坦然理解。命运经过失败指出应当走的路,一路走来,经历过太多太多的失败。一次看到艾弗森跨过泰伦斯·卢的照片上头配着一句话:“我以为跨过的是全世界,没想到跨过的却是自我的巅峰。”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我们,很多人都会抱怨自我高考失利,可是谁又能明白当我们不甘心地步入大学殿堂的时候,人生将要应对的失败才刚刚开始。我们会应对很多竞争的失败,会应对投票的失败,会应对选择的失败,你会在这些失败中发现,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必须要应对这一切,哪怕无奈,哪怕不甘心,哪怕是愤怒。因为这是成长所要经历的阵痛,我们无法避免,我们只能勇敢应对。我们仅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前进,用事实告诉那些给过我们伤痛的人:“我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了

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必须要拿回来!”

在这个缺乏思考的年代,我们很多人都早已不再关注现实,不再关注社会,不再关注国家,我们只顾着自我。我们很少去问为什么,怎样会这样其实我们早已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我们早已不再看见。柴静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那么,我们每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不是也应当在现实中看见一件事物时总要问问自我的内心:“我看见了吗”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9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柴静《看见》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了柴静的《看见》,心里的滋味很复杂。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手机应用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纯美的的开头,让我以为这只是一篇追忆童年的散文。却原来那只不过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让人愤慨痛心的大事----环境污染。而柴静在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现状描写中穿插的童年往事,为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从而拉近了读者与环境污染这件事的距离。环境污染,并不只是书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生生吞噬了我们的童年和美梦的近在咫尺的野兽。接着看到柴静的博客《新书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视频深深吸引了我。我想,这段视频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样,就是一个记者,在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追寻着一个新闻一个事件的时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点情感。

看完书,再回过头来看那段视频,我才真正懂得视频中的一些话语。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这不是柴静对自己生活工作的记录,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阅读中的我,在《看见》这本书中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职场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社会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让自己毁灭在自己的意识,谢谢柴静的《看见》,让我自己看见。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10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11

“一个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阅读量以及词汇量成正比的。”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这句话,不必考究这句话出自谁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览群书总是好的。牢记这一点,所以周末空闲的时候就会带孩子去克拉玛依书城阅读。在一楼收费处的柜台后,是“推荐书目”,第一次看见了《看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心中洋溢着我对柴静的印象:非常喜爱的一个新闻人,很喜欢她作为记者时央视播放的《新闻调查》。柴静,个人觉得不漂亮,但却很美丽。这又使我想起初中时代语文老师的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因为孩子年龄小,我收看《新闻调查》并不按时、准时,只是偶尔打开电视时喜欢锁定央视“新闻频道”。柴静那清秀的脸庞,以及犀利的语言总是令我对她深深地敬佩。

《看见》作为畅销书摆放了很久,决心购买吧。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看完柴静的《看见》,感觉她是用心在写书,就像是对读者讲述一件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且讲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来让人有特别真实的感觉。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这本书看得很沉重,很久没有看这么沉重的书了。在阅读的时候,心情总是格外的沉重,时而皱眉,时而落泪,时而震惊,时而无奈。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仿佛跟随着柴静一起走进了一件件毫无头绪的事件,对话,思考,对话,思考,周而往复。抽丝剥茧之后真正获得的黑与白交织的真相,往往引得一声声叹息。柴静透过文字造就的一个个画面,让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让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来对话。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看见》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初次听说药家鑫,心中想法:“怎么会这么残忍地杀害同学呢?”读了《看见》后,当知道药家鑫的同学是怎样歧视他,甚至将小便尿到他的床上时,对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这也使我记起:很小的时候,不管看到什么电视,第一个反应就是问这个人是好人吗?其实长大了才真正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纯粹的坏人,人们都是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罢了。正如《看见》第178页描述一样:“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看见》中药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柴静用柔软的刀子刻削别人的同时,她同样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手,不断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给自己,然后亮给读者。偌大的世界,繁杂到哲学,便只剩下两样,一样是现象,一样是本质。柴静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如我们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寻踪觅迹,试图把一切异样的现象努力变成真相。不管变成变不成,她都真诚地帮我们揭开了新娘的帽头红,让我们看到了新娘或俊或丑或真或假的模样。

去年暑假读的这本书,读罢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还是信心的东西。时隔几月后再来写感想,它仍然使我对自身、对世人、对世界有种渴望,让人去思索、思考吧!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书里的话: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看见读后感300字篇12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

简简单单,不粘不滞,这就是新闻人的利落,柴静的文风,细腻柔婉,可是笔下的容量却大了许多,是一滴水最终汇入大海的开阔;用字俭省,几乎没有修饰语与形容词,却剥开生活表面的装饰,直抵内核的粗粝,击中要害。

2012年的时候,我还是个桀骜不驯的文艺青年,混迹在豆瓣、天涯,整日“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无病呻吟的范着文艺青年的通病,直到我遇见《看见》,说这是一本打通我“五经六脉”,把我从臆想的生活拽入真实而尖锐生活的“手”一点都不为过。2013年我在日本留学,每一天都过着白天上课,夜晚打工的生活。忙碌生活让我没有时间和朋友过多的聊天,与当地人沟通的吃力让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日语,身边的同学都很拼,朝六晚二的作息时间是家常便饭。我通常会在睡前打开这本书,听她讲述2008年非典前线白衣战士是怎样用生命抗战病毒,看他描述卢安克怎样把青春奉献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它伴我度过那段最辛苦却最充实坚定的日子。2016年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柴静此时因雾霾调查,已经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熟知,而那本看不够的《看见》依然带给我心灵深处最猛烈的震撼,它伴我成长,把我从井底带到地面,给我力量前行,让我明白,什么才是活着。

柴静在《看见》里写道“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精彩的生活从来没有舒服二字,没有力度的活着,如一滩烂泥,任由地心引力瘫软成不成形的模样,在不假思索的蒙昧里依然睡眼惺忪,无动于衷,对人生没有目标,对生活没有规划,对未来没有期许。我想这便是很多人在这个年纪里所处的状态。去年这样的一句话在网络疯传“不要在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很多人在跨入社会以后,把自我精神货架上的梦想撤掉,在工作之余只用饮酒作乐对人生偷税漏税,走了二十几年的路,在工作稳定以后没有再向前迈过,停止了读书,停止了学习,停止了思考,停止了对自我精神疆土的开拓。人活着是必须要有欲望的。没有了欲望的人就像苍白无力的一张纸,水一泡便柔软易破,风一吹便随风而逝。二十出头就对本该扬帆的人生收起风帆,自满自足大概是这个阶段最大的敌人。《看见》里的柴静不断推翻自我,质疑自我,再重建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不满足自身现状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有梦想有目标,哪怕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哪怕目标是考一百分,至少我们在用力的生活,在追逐心中的热火。长大后我们又怎能忍心做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用力活着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我,生命的广阔是需要我们历经磨难才能探寻到的,生命的闪耀是需要我们坚定自律才能采撷到的,愿我们能像鲁迅先生在《热风》中期望的那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能够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愿你我都能拥有那颗追梦赤子心!永不停歇!

24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