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阿Q正传读后感
在我读《阿正传》之前,我其实有想象过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尽管常常听人提起阿的精神胜利法,我在读这篇作品之前,始终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而当我真正接触这篇作品之后,心情有些复杂。
在作品的第一节里,“我”说明了想要给阿写传的想法,却不知道他姓甚名谁,籍贯何处。阿作为文中的主人公,具体的信息显得有些模糊,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一点,既然是传,怎么会连主人公都说不清楚具体信息呢,直到读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文中,阿的精神胜利法让我觉得有点讽刺,他好像没有什么尊严,似乎通过这个精神胜利法就能够帮他把尊严找回来,这种安慰法大抵是底层人民面对生活的无力而形成的--种自我激励,又或者说是自我麻痹。这种精神胜利法几乎贯穿了个故事,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以阿为代表的这一群人思想上的陈旧,以及当时社会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病态。
不仅如此,阿的身上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弱点,比如虚荣:赵家出了秀才,阿便说自己姓赵,尽管从来没有被承认过,但并不影响他将这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阿,我能够从文中看到的,是虚荣、爱面子、欺软怕硬,而在这其中,我也能看到来自于底层人民的挣扎,他们没有什么文化,对于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知半解,此也能发现,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读完全文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
我在想,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呢?
阿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描写中也没有很直接的讽刺,仅仅是将阿所经历的事情一点点铺开,便把一些黑暗的、沉重而又压抑的现实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尤其是在阿在被欺辱之后依旧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他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会故意调戏小尼姑。阿本身就;是底层中的一员,而正是这样的事实更让人觉得讽刺--鲁迅把血淋淋的事实摊开给读者,你看,这就是人性。我不得想到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他目睹了国人看见同胞被列强残忍杀害时的麻木,才使他下定决心,用文字唤醒每-一个国人的民族情感。《阿正传》是从底层人民入手的,刚开始读的时候,其实我会产生一个疑问阿到底是谁?我不明白这一个有些模糊的形象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读完之后我明白了,阿更多程度上只是一个代号、在当时的中国,可能会有很多很多阿,他们正遭受着苦难,却对这些苦难毫无察觉,只是--味地安慰和麻痹自己,同时,他们恃强凌弱、排除异己,这是多么悲哀而又惨痛的事实啊。
且不谈《阿正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单从我感受到的内容来说,鲁迅十分犀利地将当时的中国现状描写了出来,或许阿到死都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死,但是读到这篇小说的人会知道,在中国水深火热的时候,中国人民到底缺少了什么。
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浪者,但在全文中他似乎没有得到爱神的眷顾,这作为一个正传人物爱情缺失对阿来说未免太不公平了。
可谁又能说流浪者不配有爱情?只要是一个人,总会有七情六欲,阿也不例外,他想女人想得失眠,他“喜欢”吴妈,而且敢于向吴妈表白,只是“我和你困觉”让人觉得好像在耍流氓,可要让阿一本正经,引经据典地表达爱意:“如果我只有两天时间来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如果我只有两天时间来把握,一天用来想你,一天用来爱你……例如这样浪漫的话能从他嘴里出现,那么他也就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阿了,而是那大师了。
但阿终究还是阿,他只能说出这样的表白以至于直接得近似流氓的表白。但有一位心学家说过:“一个人不会无故说出一句话来,即使是在最紧急的情况下说出,那也是经过思考的。”此可见阿是经过思考的才说出来的。只是于语言水平有限,才让人听上去那么不舒服。
可是吴妈对阿一点感觉也没吗?那么她为什么要赶到城里看阿游街?难道只是出于可怜和不忍吗?
那么是因为阿流浪者的身份,或是拿不怎么帅气的样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吴妈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才不惜加入把阿送上绝路的行列。
封建礼教以至束缚着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足不出户,再到用又长又臭的裹脚布巴脚里里外外地裹住。于是足不出户,不知天下事,这长长的裹脚布把妇女的思想也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什么追求自,爱情,结果只会以悲剧收场,还落下个坏名声。再加上孔夫子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几笔,更是让旧礼教直气壮,根深蒂固。吴妈正是这遵守封建礼教的模范,名节这东西是更碰不得的。更何况他是阿呢?这个低人一等的流浪者,即使吴妈有那么一丁点喜欢,那也是名节的大事。要怪只能怪啊自己,谁叫他是衣着破烂的流浪者,一个被人当作笑料的人……总之和阿这样低贱的人在一起,简直是往自己的名节上倒污水,这可是吴妈一万个不愿见到的。于是这样,阿这个流浪者被这些名节,礼教给断送了前途,还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我们阿就这样去了,这就是流浪者的爱情。
于阿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众所周知《阿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
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当高明的,其精当的环境描绘,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逼真的心表现,冷峻峭拔、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的语言都让人赞叹。可以说,《阿正传》已经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今人学习的一个典范。
但是,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也难免有黑子一样,《阿正传》也不是白璧无暇,在它第九章《大团圆》的最后写阿临刑前看到众看客的眼光的一段心描绘,在艺术上就存在明显的硬伤。
当阿看到那些等着为杀人喝彩的人们,作者这样写到:“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
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会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阿正传》就像是一个凹透镜,当时的人们就像是一束光,这束光穿过凹透镜集聚成了明亮的一点,这一点就是阿,他的身上汇聚了所有当时的中国人的东西……这本书深刻的记录了当时人民不可要的想法,他那自欺欺人不肯面队现实的性格,反映可当时中国人们的软弱。
这种性格特征不仅是阿,而且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精神状态。阿给了我不可以自欺欺人的例子,他激起了我应该面对现实,更不为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克服。
《阿正传》读完了,阿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或多或少进入了我的脑中。
阿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被别人打时,自我安慰想:“是儿子打老子。” 阿的自我精神疗法可谓世间第一。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低贱的人-----王胡、小D------
阿是悲哀的。阿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阿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
有人说阿有反抗精神,因为城里人闹革命的时候,阿也十分自觉的去参加。有人觉得想阿,拿阿的行为去对号入座。
有人说阿是个封建思想的集合体,应该被时代所抛弃。有人觉得自己象阿,又拿阿的行为去对号入座。
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想法,鲁迅先生的文章深刻的揭示了这一点,他写的阿是成功的,他也是成功的。
我们已经远离了鲁迅的那个年代,阿精神的“代入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了别人的欺辱,口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早将那人骂的狗血喷头、体无完肤了。
一位机关内的干部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心中也一定是敢怒不敢言, 心中想:“总有一天,你“下”了,老子“上”了,栽到我手里------”心中如是想着,便多了一分慰籍。
阿的“造反有”似乎也在现今盛行。
某某学生,看到老师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老师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不平等!
一些成天泡在迪吧、网吧的瘾君子,以颓废为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如隐于其中!”
可笑却又顽固的阿精神依然存在,在少年人中------
我们看一本书,总是想从书中获取点什么,收获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享受看书的乐趣,才是更加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