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400字
写心得可以帮助人们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可以培养人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400字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400字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手捧着一封封红色家书,靠近的是一颗颗赤胆忠心,传递的是一份爱党、爱国、爱家的人间大爱。抚今追昔,钩沉史海,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色教育,坚定想信念,用实干托起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
把红色教育内化于心。一封封红色家书,就是汲取锤炼党性的心灵鸡汤。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受红色教育、传红色基因的活动,让党员干部穿越时空的隧道,触摸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和质朴情怀,见证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神圣初心。注重用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使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触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从而进一步坚定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牢记责任担当,争当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奋斗者。
使红色教育固化于制。红色教育作为党性锤炼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读红色家书,不是让人触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而是要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正因如此,要着眼构建长效机制,坚持把红色家书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日常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经常性相结合,融入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丰富红色教育的形式,让红色家书记忆犹新、历久弥新,让红色教育历历在目、口口相传,让红色精神浸润血脉、印入脑海。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经常性地鞭策党员干部向先烈学习,使忠诚于党成为一生的追求和一世的担当,自觉做到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
《红色家书》,让我在书信中领略一段真实的故事与悲痛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书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时空,激励了内心的红色情怀、这股红色的清流,正是我们丰富精神力量的源泉。
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献身革命不还家,卿奉双亲务桑麻。更嘱贤妻一件事,还当培育革命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捧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无私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革命时期岁月峥嵘,承平年代追忆初心。正如党代表、江西绿能农业董事长凌继河所说,这次南昌市《红色家书》线上诵读,创意特别好,将《红色家书》与新媒体完美结合,形式新颖,公司很多员工都自发地诵读,因为非常方便,也很有意义。这种方式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尤其是重温革命先烈报国为民的历史,激励着大家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热潮。
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它是一座灯塔,为你在迷路中指明方向;它也是一股力量,让你在混沌中仍不绝希望;它更是一剂良药,使你永远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状态。回望《红色家书》,站在新时代,我们更要从《红色家书》中读懂革命先烈的愿望与期盼,不忘初心,务实担当,走好新时期长征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思念和悲喜,尤其是在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而从《红色家书》中我除了能感受到他们的思念和喜悲外,还读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希望,那种力量和希望然使我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第一封家书是何书恒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当读到他那句“我不望我家活多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我是不能解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可能是无法体会到乱世里挣扎求生的痛苦吧。不过我知道虽曾有一句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但我想何书恒一定会选择做一个乱世中激浊扬清、追寻光明的人!每一封家书都寄托着写信人的希冀,当我读到杨杰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谈到的“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时,我突然感觉很亲切,就如同我父母在我耳边叨叨,让我勤奋努力、脚踏实地一样。此刻,他在我心中再也不仅仅只是一个革命英雄,一个记载在书中的人物,也是一个殷切叨念儿子、期盼儿子能做一个有用之人的普通父亲。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读到这句时我不禁眼泪盈眶,刘伯坚他生时是不断追求中国新的出路,追寻他心中和平、幸福、温暖的中国,而死时他也是无悔、慷慨就义的,为了他心中的信仰,为了他心中期盼的新的中国!可能我没有像刘伯坚那样伟大的志向、那样无畏生死的精神,但我有一颗爱国心!在这一刻,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我们的感情是共鸣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我默默地念着,我放声的吟着,此时此刻心中似有激情万丈,热血沸腾!
我突然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先辈们渴求的为之奋斗一生并献上宝贵生命而得来的和平、幸福和充满生命力的新中国。先辈们心中的希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达到并且相信在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而他们的力量,那种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和希望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决不能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正是当我们当代人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洋洋。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身为年青一代的我们正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为时代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色家书,是一封封染着革命先辈们鲜血的家书!是一封封寄托着共产主义战士想信念的家书!是一封封我们当代人无法遗忘时刻牢记学习的家书!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品读红色家书,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无不诠释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李大钊被捕后,敌人用尽了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说一句有损党的荣誉、有损革命利益的&t;供词&t;,连当时敌人的报纸都不得不承认&t;李无确供&t;;方在被囚禁的6个月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6篇约14万字的狱中文稿,甚至感染了狱中看守人员,他们自愿帮助方将文稿传出,使得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得以留存至今。我们品读红色家书、缅怀革命先辈,就是要坚定对党的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挑重担,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
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t;钙&t;,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一大共有13位代表,最后走上天安门城楼、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这些人之所以中途变节,就在于没有树立坚定的想信念。红色家书的主人公们,都具有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想信念,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认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出路,认定中国共产党定能成功。正是他们,鞭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把坚定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t;总开关&t;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重读红色家书,传递信仰力量;重读红色家书,体悟先烈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务必要传承好红色革命基因,以务实担当精神接续奋斗,为新时代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打开《红色家书》,褐色的纸张仿佛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向我们慢慢展开历史的画卷。阅读每一篇家书,行里字里句句啼血,没有一篇是表达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愿望,而重在对自己的儿女同胞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期望,表达自己对中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他们身上蕴含着钢一段的精神,用自己的铁肩担负着中国的未来。让人不禁思考,一个人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能够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李大钊先生参与了不可计数的变革,最终造择了一条能够真正挽救中国的道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当中。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之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反动分子张作霖的围追下,被捕进监狱。在写下一篇遗书告同胞们需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需实现中华振兴富强后,从容不迫地迎接了死亡。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将自身的名利安危抛之于脑后。舍生而取义者,应为如此吧。
每封家书中少的不过寥寥几行,多的也仅有几百字而已。可每行字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身上沉重的担子,感到他们坚如磐石的信念,他们本应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感到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可是什么令他们变得在死亡关头依旧临危不惧,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将自身安危抛于脑后,将国家将人民挂在心间?
翻开历史画卷,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惊的铁锈味和血气,可当抬头远望时,是否能看到那些远去人物的身影?是否能感到心灵的一阵悸动?是否能感到血液为此沸腾?历史终将过去,任何人物都将在时间的车轮下湮灭,可革命烈士的身影不曾远去,他们的精神存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刻在每个人的骨子中,融于每个人的血脉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推动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永夜初晗凝碧,中国沉睡在暗无希望的黑夜中时,一些人觉醒了,以身作烛,以微小的光茫,点亮国家的曙光,结束了漫长的黑夜。梦复千秋星垂野,现抬起头来,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指引我们前行。
无意间翻开《红色家书》,没有按照以前读书先看目录的习惯,随意的翻了翻,看到“邹子侃”的这个名字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当看到书中信件的主题“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这句话时,一股浩然正气向我袭来,引领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写信人以及他的故事。
邹子侃同志写这封信时身处囹圄,其父为他疏通关系进行保释,但他却宁死不屈服,表示“大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只求灵魂洁白无瑕,不愿意向反动派低头悔过换自,用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书信中邹子侃流露出对父母、亲人的愧疚与不舍,但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他把个人情感放在身后,断然舍生取义,还嘱托父亲要督促弟弟妹妹用功学习,将来投身到革命之中,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
置身新时代,我等必须向先烈学习,坚定信念,克服万难,一起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