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网 > 培训心得 > 培训心得 >

应急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 新华 培训心得

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这次的学习使我收益匪浅,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第一,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众培养危机意识。第二、建立具有分权性质的危机管理体系。现在的突发事件多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高度流动性,但政府在应急管理上,应多发挥地方和基层的作用。

因为,分权的政府不仅能促使政府管理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转变,使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并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和更高的效率;而且,随着公民对公共政策需求回应性的提高,社会治理多元化的需要,政府建立分权性质的应急管理体系也成为可能。第三、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公共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持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是首要的选择。在此过程中,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一方面可以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祛除恐惧,消除伴生流言、恐慌等副效应,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处理成本。 应对突发事件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只有政府与公众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充分做好了预防、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建立健全了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了预防、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安定、和谐美好,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才能平安幸福。

应急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培养危机意识。

应急培训心得体会篇3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培养危机意识。

应急培训心得体会篇4

本月15日到18日,我有幸参加了20__年陕西省骨干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在四天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省教育厅领导陈国栋、宝鸡文理教授苏振武、陕西新纪律师事务所 律师张艳芝等的讲座,内容涉及《教职工应对意外突》《学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学校安全事故防控与处理》、《中小幼校园安全管理的思路与对策》、《班级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讲座中专家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使我深刻感受到加强中小学学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以血淋淋的事实让我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实质,一次次血的教训让我再一次深刻地理解了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次培训,分享了专家关于安全工作的见解,收获颇多,经过整理,我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学校要加强安全管理,从严管理、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校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

据调查家长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的调查显示:学校占52%,自然占10%,公共场所占 36 %,家庭 2 %,这就决定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中小学生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因此,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中的首位,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日常工作的重点是要通过广播、板报、上好开学初安全教育第一课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增强安全意识 ,经常学习安全知识 ,逐步提高自护应急的能力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 ,定期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消除隐患。

将安全工作抓实、抓牢,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全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麻痹松懈,学校安全工作必须重视再重视、尽心再尽心,必须从严管理、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抓,同时每位教师也要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去。

二、加强家校合作、明确各自责任,让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家长的宠爱,养成任性且唯我独尊的个性,而我们的家长认为一旦将学生送入学校,学生的安全就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就和学生安全没有什么瓜葛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还为成熟的阶段,有时缺乏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出于逞能、好强等心理弱点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都极有可能给我们学校和家长造成损失。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但在自己给孩子讲好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家长也要给孩子负起安全的责任,让他们知道孩子是学校的安全关注体,更是家庭的安全关注体,时刻提醒家长高度重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明晰未成人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外出期间的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好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教育责任,并恳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教育,教给他们防雷击、电击、火灾等方面的自救知识。

三、加大宣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

当前学生的安全,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当务大事,学校要利用集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级要利用班会活动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特别要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利用板报、标语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效预防校园周边和校内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对校园周边发生的及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暴力欺负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子女以及有缺点错误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同志们,安全无小事,重在抓落实,常抓是保证,预防最重要。我们要力争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让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深入人心。一个学校,肩负着千钧重担,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疏漏和大意,务必把工作抓实做细,确保万无一失。

我的汇报完毕,最后祝各位同仁平安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20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