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网 > 热点文章 >

暴雨洪涝防疫指南

时间: 李金 热点文章

一、 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洪涝灾害后最常见的疾病。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灾区主要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

预防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是防止“病从口入”,不喝生水,喝开水;食物要彻底煮熟,剩余食品要彻底加热再吃;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熟食要有防蝇设备;饭前便后洗手;及时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接触排泄物后,应立即洗净手。

二、 预防皮肤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尤其是内涝积水长期不退的地区,皮炎的发病率很高,主要是人体四肢由昆虫叮咬、污水浸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性感染。

减少皮炎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下水劳动时,应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并立即认真清洗体表皮肤。若有伤口应立即脱离接触污水的工作,抓紧处理伤口。

三、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洪灾期间易导致流行和暴发。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预防措施:为做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预防,要注意做好“三防”,即防治苍蝇、蚊子和老鼠的危害。洪涝灾害后,要充分利用蚊帐、灭蚊药、灭鼠药等进行防蚊灭鼠,做好人畜隔离,改善环境卫生,降低蚊密度、鼠密度,减少蚊虫叮咬机会和鼠类接触机会;对于蚊虫孳生地要及时清除,如各种积水场所,猪圈、马厩等也要定期药物喷洒进行杀虫。

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虽然洪灾多发生于夏季,但也存在灾后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加强手卫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要注意早期隔离治疗病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洪水退后注意事项

一、注意饮水安全

1. 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未被污染的瓶装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

2.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3. 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

4. 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其周围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和粪便。

二、严把食品卫生关

严禁食用不卫生的食品。对于受潮、霉变、污染的食品和淹死、死因不明的禽畜类,千万不能食用;各类瓜果一定要洗净去皮再吃;所有食物均应煮熟煮透,严禁生食。

三、注意环境卫生

洪水过后,垃圾较多,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应尽快清理。垃圾、粪便、动物尸体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所淹房屋设备等要清除污泥,室内地面、墙壁、家具等也要擦洗和严格消毒。

四、注意手卫生

准备食物、哺乳前、饭前、便后、接触动物或动物尸体后、接触垃圾后、处理伤口前后等情况下,均需要洗手。洗手时,最好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并及时擦干;不可以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脸,以及洗涤其他物品。

五、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如果出现腹泻、呕吐、发烧或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一方面使自己尽快恢复健康,另一方面也为医务人员判断是否发生传染病提供依据。

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后消毒工作极其重要,请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暴雨次生灾害有哪些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热带风暴、台风、干旱、高温、山洪、雷暴、沙尘暴、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等。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暴雨甚至会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长江流域是暴雨、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两湖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遇暴雨自救的方法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白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彼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或者亲属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5、被水冲走或落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

6、如被水冲走后离岸较远,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或船舶,就不要盲目游动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

7、汽车进水淹地区时,要注意水位不能超过驾驶室,要迎着洪水驶向高地,不能让洪水从侧面冲击车体。

8、如遇险,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

各类重点场所消毒方法:

1.重点区域消毒:对被洪水淹没过的人员活动场所进行彻底地清污,清理完成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墙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2.动物尸体处理: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动物尸体应尽快深埋或火化,动物尸体深埋的场所应由当地政府指定,不得随意乱埋。地点应选择远离水源及居民点的地方,选择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挖土坑深2米以上,在坑底撒漂x粉或生石灰,把动物尸体投入坑内,再用漂x粉按20gg/m⊃2;~40g/m⊃2;撒盖于动物尸体上,一层尸体一层漂x粉,然后覆土掩埋压实。运送动物尸体的交通工具可采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时间30分钟~60分钟。处理动物尸体的车辆、工具每次使用后消毒。3.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mg/L二氧化氯或1000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4.生活用品。家具、卫生洁具、办公用品等清洁后,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冲洗、擦拭或浸泡方式,作用时间30分钟,或采用200mg/L二氧化氯、1000mg/L过氧乙酸、1000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消毒处理,作用时间15分钟~30分钟。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5.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如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剂浸泡后应用清洁水冲洗干净。

6.垃圾及粪便处理: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尽快清运至集中垃圾处理点,垃圾堆放处应定时喷洒消毒药物。旱厕内的粪便按10:1(体积比)加漂x粉进行消毒处理。

22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