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读后感心得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1
星期五,我们五年级去沙家浜风景区春游。
上午8点左右,我们从学校乘车前往沙家浜风景区。来到风景区的大门前,只见一个由上千朵花编织成的大花球。这个大花球中间是黄色的花朵,上端和底部是红色的花朵,看起来十分美丽壮观。
走了好一段路后,我们来到了桥上,那时河边闲游着一两条小鱼,我们丢了些面包屑下去,一会儿鱼群就来了。
我们过了桥就来到了又险又刺激的铁索桥。这时人很多,要过桥的人也很多。我和鲁佳莉是第一次走铁索桥,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桥边的绳子走,可是,有些同学在桥上又蹦又跳,桥摇晃得很厉害,我害怕地叫了起来,边走边叫,好不容易过了一段铁索桥来到中央的桥墩上,下一段,我不敢再在铁索桥上多耽搁,憋足了劲儿一口气跑到了对岸。我离开了这段艰险的旅程,向下一个目的地游乐场进发。
我们来到了游乐场,大家各自散开玩自己想玩的去了,有人找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来吃东西。我在树荫下休息,这时我的好朋友邻班的钱亭佳看见了我,我们就聊了起来,她提议去玩跷跷板。我们叫上好几人一起玩,人多玩得开心。我坐上了跷跷板,握好把手,就开始翘起来。我们一端脚掂地很有力量,所以翘得很高,当被翘到最高点时,我在空中害怕得失声惊叫了出来,眼睛也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直到下来之后一颗心才落了地。我看见大家都在走一根大圆木,我也去试试。走这个圆木看起来容易,走起来可难了,很难控制身体的平衡,我从上面摔下来好几次才走到了另一端。
1点半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桥边,这里微风吹拂,凉爽极了。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水中嬉戏的小蝌蚪,我们仿佛也置身这碧波之中,心情舒畅。
在桥上休息够了,我们就上车回学校。车上同学们还在谈论着各自的经历,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2
星期五早上,爸爸开着车,带我和妈妈去沙家浜玩。
到了沙家浜门口,我们买好票就进去了。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突然发现旁边有一条船,船帆上有三个红色的醒目的大字——“沙家浜”。我想,那红色该是革命战士的鲜血染红的吧。
随后,我们来到了革命历史纪念馆。门口有一座雕塑,是郭建光和阿庆嫂。他们站在高处,目视着远方,大概是在侦查敌情吧。沙家浜的人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呢?听了妈妈的讲解我才明白,原来沙家浜是一个江南的村镇。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带,留下了十八个伤病员。以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伤病员,由地下党员阿庆嫂负责,安置在沙家浜的革命群众家休养。他们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军民结下了鱼水深情。纪念馆里,最吸引我的是暗箱里的小电影,放映的是抗日战士打击日本鬼子的景象,三维的立体场景让我觉得激烈的战斗就像真人在表演一样。我还看到,在一处民宅的院子里,阿庆嫂与几位革命战士正坐在一棵大树下的桌子旁商量对敌大计呢!乍一看,我还以为是真人扮演的呢,没想到是蜡像。
接着,我们来到了芦苇区活动。这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地两个区域。我们先走陆地的芦苇迷宫,里面好漂亮啊!芦苇挨挨挤挤的,一阵风吹过,芦苇就发出好听的音乐,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密密的芦苇丛中,还有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一边走一边玩,绕了很久,我原以为要到尽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回到了起点。“哎!怎么这么难呀!”我抱怨到。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要是这么简单就让你走出这迷宫,那以前打仗时,敌人会走不出?”听了妈妈的话,我努力寻找出口,最终,走出了迷宫。
水上的迷宫更漂亮、更难。但是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它。
此外,我们还去了许多风景点,把风景区绕了个遍。这次游玩,真是令我大长见识,受益匪浅啊!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3
周五的晚上,我正在看书,“爸爸,‘浜’是什么意思?”我好奇的问。爸爸说:“浜是指某些地区通向江河的小河沟,多用在地名上。”我接着问:“沙家浜在哪里?”爸爸说:“在江苏,那里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一时讲不清楚,明天是星期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啊,这太好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着车出发了。我们的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我不时地问:“还有多远啊,还要多少时间才到啊?”在我的催促声中我们终于来到了沙家浜。
走进“沙家浜”景区,迎面有块大照壁,上有叶飞将军的题字,并简要说明了抗战时“东路抗”的重要战略意义,在照壁左面是“东进桥”,“东进桥”是为了纪念新四军东进抗日而修建。跨过东进桥来到了“革命历史纪念馆”。这里介绍了当年常熟的革命斗争。馆内藏有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我最感兴趣的是重机枪、歪把子机枪、--和手枪。我还亲自操纵了高射机枪和山炮。又爬上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做了个近距离观察。最后来到充满江南名俗气息的“红石村”。这里有“春来茶馆”,茶馆里的蜡像再现了阿庆嫂智斗敌人的情景。旁边是芦苇荡,不由使人想起当年新四军伤员就是在这芦苇荡中养伤,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只能以芦根充饥。
参观完沙家浜,我仿佛看见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勇的新四军和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展开的激烈战斗;阿庆嫂和敌军们斗智斗勇;十八个伤员在芦苇荡铁骨铮铮的光辉形象。我仿佛看见了每个烈士都在笑,因为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繁荣昌盛;沙家浜的生活是那么的红红火火;还有我们——祖国的未来是那么的优秀!
安息吧,烈士们!你们手中的旗帜已经在我们手中高高举起,我们会让它更鲜更艳!虽然你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一座巨大而坚固的丰碑!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4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沙家浜游玩。
刚进景区大门,只见对面有一个红黄相间的大花球。老师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随便去哪游玩,并在2点30分的时候在大门口集合。
我们队先来到了沙家浜历史纪念馆。走到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精美的文字,我刚想上去看。“范敏佳,别看了。”我们组长老鱼就不满了,说是随便乱走会找不着队伍的。你瞧,这下把我、冯丹婷和陶月气得脸都绿了。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人,他们不说话,只是摆着姿势,一动不动。我去一模“噢,这是蜡人。是用蜡做的。”我兴奋地说道。
走出历史纪念馆,我们便走上了一条晃来晃去的铁索桥,桥面是由木条拼成的,看上去好像不太安全的样子,但我坚持要走。我走在上面,桥东摇西晃,我吓得紧紧拉住绳子,站在原地不敢动了,后边的老冯见我这副模样,便说:“来,拉住我的手。”我一把抓住她的手,慌慌张张地冲了过去。
来到游乐场,我在小卖部买了一根冰棍,我边走边吃,顺道遇到了老冯,她问:“你的冰棍哪买的?”我指给他看,“这边卖的,那里也有。”她也去买了个。后来我们遇到了吴霜和陶颍秋,时间也差不多中午了。我们就找了个荫凉的地方。老冯拿出餐布往地上一铺,我一屁股坐下去,结果被下面的小石块戳得好痛。“哎呀呀,我的屁股啊,痛死我了。”我们吃了一些东西,就出去玩去了,“餐桌”只剩下老冯一个人在收拾。吴霜和陶颍秋两个小笨蛋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了,我们组就收留了她们。
出了游乐场,外面的小卖部是一家挨着一家。我们逛了很久,我买了一瓶吹泡泡的水。沿着小卖部,穿过芦苇迷宫,我一路吹着泡泡。看着泡泡飞高飞远,我们祝福它们能找到自己的家。想到这,差不多要集合了。我们向大门奔去。
这次旅行,真是有趣又愉快。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5
10月21日这天,学校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早上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我们仍然兴致勃勃。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来到沙家浜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辛辛苦苦换来的。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蜡像,讲的是一些老百姓在精心地照顾伤员,给他们送水送食物。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回报他们的辛苦和牺牲。
随后,我们去芦荡景区游玩。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镜波开天”处。只见这儿风景如画,湖面碧波荡漾,水平如镜,一群大白鹅从远处游过来,这让我不由得吟起一句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湖岸边停泊着一艘艘游艇,给湖面增添了一份美丽的色彩。湖中央,还有一丛丛芦苇倒映在水中。这些景色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座桥,桥上写着“隐湖桥”三个大字。桥是用绳索架起来的,桥面用一块块木板连接起来。我们走上桥,桥摇摇晃晃,就像在荡秋千一样。大家扶着绳索,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走过桥,便是几个店铺。顾婧怡买了一个面具和一个王冠。黄一唯一把抢过面具,戴到了脸上,又抢过王冠,做了个鬼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横泾老街”。这儿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很古老,地上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让人感觉古色古香。街上热闹极了,有卖麦芽糖的,有卖芡实糕的,还有卖小馄饨的……很有民族风情,参观完老街,我们拐了个弯,便来到“平安桥”前,老师说:“走过这座桥,我们的一生就会平平安安。”我们走过去后,又经过了两座桥,真不愧是水乡,水多,桥也多啊!
最开心的莫过于“国防基地”了,我们在这里尽情地玩耍。我和钱梦雨、花佳淋组成了一个三人组。我们一起玩这里的每一个游戏设施。比如:荡秋千、滑滑梯。我们每玩一个游戏,就比一次赛。不过,我们根本不在乎输赢。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走出沙家浜风景区,我们还是感到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真希望下次春游快点到来。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6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我已经游览过好几次了,可每次去都有新的收获。星期六上午,我又走进了沙家浜。
进入芦苇塘风景风,仿佛走进了一幅水乡风景画。清澈平静的湖水宛如一幅美丽的绸缎。走近一看,一群鱼儿在水草丛中窜来窜去,不时,漂出一个个水泡泡。一队小鸭子在水面上嬉戏追逐。远处,几叶满载游客的小舟从芦苇丛中慢悠悠地飘出来。突然,一艘快艇从湖面掠过,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仿佛在一匹翠绿的丝绸上绣上了一圈雪白的的莲花。密密麻麻的芦苇有两米多高,秋风吹过,挺拔的芦苇发出哗啦啦的笑声。金黄的苇杆、狭长的叶片、雪白的芦花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远处,竹桥、小屋、凉亭、篱笆、柳林、时隐时现;茶馆、酒楼、戏台,伫立塘边。
沙家浜芦苇塘位于阳澄湖与昆澄湖之间,水产资源丰富。中午,我刚踏进水上餐厅,主人立即把生津清火的糯米鲜藕、细腻爽口的鲫鱼炖蛋、营养丰富的红烧鳝鱼、回味无穷的虫草炖鳖,摆上了餐桌。我一边畅饮甘甜清爽的芦根茶,一边品尝着天下闻名的阳澄湖大闸蟹。
到了沙家浜一定要去春来茶馆。我在七星灶旁手端茶碗,观赏对面戏台正在表演的京剧《沙家浜》片段。当地的老爷爷告诉我,沙家浜芦苇塘里到处流传着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的传奇故事。阿庆嫂是当时无数从事地下抗日联络工作同志的缩影,她们为了掩护新四军、抢救伤员、传送情报,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是常熟人民的骄傲!爷爷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英雄故事,把我带进了抗日烽火中的沙家浜……
晚霞映红了芦苇塘,今日的沙家浜一是幅画,是一首歌,是一个壮丽的舞台。沙家浜人民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啊!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7
沙家浜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京剧《沙家浜》就是描写我们常熟的沙家浜,是我去过很多次却依旧想去的地方!
春天,我们去尚湖春游观牡丹;秋天,我们去沙家浜秋游赏芦苇。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景区大门上方三个金色大字“沙家浜”。我想:这三个字也显示了曾经那段红色的抗战历史。大门进去左手边就是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历史图片和革命文物,记载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采用多媒体、场景复原等手段,再现了抗日场景!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了那段历史!
接着来到了芦苇荡。春天绿色的芦苇到秋天已经变成淡黄色了,芦苇在秋风中摇摆,白白的芦花,绒毛般蓬松,轻盈地舞动着。真是“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芦苇和碧波荡漾的湖水相互映衬,有了芦苇的摇摆,湖水显得更加动人了;有了湖水的衬托,芦苇显得更加优美了。芦苇就像是湖水裙子的花边,湖水就像是芦苇的镜子。70多年前,新四军叔叔们就是靠着芦苇的掩护,在这青纱帐中和日本鬼子展开斗智斗勇的激烈战争,靠着迂回曲折的水路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军民鱼水情说的也是这芦苇下面的水和鱼吧!当白芦花变成了红芦花,我们的抗日战争才取得了胜利!
芦苇是沙家浜最有代表性的植物了,“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一阵风吹来,芦苇高低起伏着,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候的故事……而现在的芦苇荡中,有一只只古朴的手摇船,穿着蓝花布的船娘“咿咿呀呀“唱着石湾山歌一路飘过,不时芦苇荡中还有很多白鹭突然飞出来,真是“误入芦花深处,惊起一滩白鹭”啊!
从芦苇荡出来,我们来到了国防教育园。这里有许多飞机、坦克、大炮。老师告诉我们:“这是部队淘汰后捐赠给沙家浜景区的,都是古老的真家伙,供游人观赏的。你看,这架可是真的战斗机啊,名字叫歼6!”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赏着,外面是铝的材质,体积不大,估计只能坐两个人。老师还告诉我:“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是歼20战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隐形材料能躲过反隐身雷达的捕捉,担负中国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听了真是让人激动啊!国防园内还有许多好玩的:跷跷板、荡秋千、攀登绳、滑滑梯、充气城堡,我玩了荡秋千,同学在后面帮忙推我,秋千越荡越高了,想象乘坐歼6的感觉……我们还在草坪上一起品尝美食,秀出自己的本领:武术、写生、吟诗……整个国防园内,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沙家浜还有著名的横泾老街,也是抗战戏的影视基地。老街上一条长长弯弯的河,那些江南水乡特有的粉墙黛瓦的房子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河的两边。同河平行的是一条悠长的青石板街,打铁铺、染布坊、酿酒坊、芳华照相馆、春来茶馆、刁记爊鸡店、阳澄湖大闸蟹店一应俱全,两边小吃店飘出的蒸气和香味弥漫了一街!
我想现在我们的生活很美好,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国力也很强大,我们谁都不喜欢战争!生活在中国使我很有安全感,我为是中国人而自豪!记得哈佛毕业的南京女孩许吉如在演讲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你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沙家浜历经劫难,却依旧万物蓬勃!里面的阳光很温暖,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愿和平的阳光照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8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参加了靖江日报举行的“沙家浜一日游”活动。两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沙家浜。
一进入沙家浜风景区,就看见一座古朴的建筑物,一个清澈见底的湖环绕着它,岸边有着一片美丽的芦苇荡,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给它们做了最好的陪衬。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
跟着导游的步伐,我们又游览了东进桥、瞻仰广场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了。
刚走到大门前,便看见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遒劲有力,非常好看。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军民鱼水情深的壁画。继续往里走,只见一面面墙上贴满了烈士的照片和一些沙家浜烈士的介绍,看了这些烈士的介绍,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你瞧,那不是三个正在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吗?我快步走去,想看个究竟。哦!原来是三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啊!只见一个战士的肩上正扛着一个麻袋,好像要去堵住大堤;一个在地上用手飞快地把泥土装进麻袋里,好像很赶时间的样子;还有一个好像被累垮了,腰都被重重的麻袋压弯了,可是他仍然坚持了下来,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真让人感动,我要向这些战士学习。看完了奇特的蜡像,我又参观了其他一些东西,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
离开了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横泾老街。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古色古香,令我感到陌生而又熟悉。在老街上逛了一圈后,我们便离开了这个令我神往的沙家浜,坐车回到了靖江,结束了这次“沙家浜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