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网 > 培训心得 >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

时间: 新华 培训心得

初三一早,便被一阵喜气的哭声吵醒了。

村西头一邻居家年近七十的老父亲捡垃圾时,被大卡车轧死了。

老人两个儿子,都在南方做大生意,平时没空回来,也忙得顾不上给老人寄钱。

老人从不埋怨,只说要趁自己能动能行,给儿孙多做点事,便常常一早就出去捡垃圾。

老人卖垃圾竟真的存下不少钱,儿子媳妇从他的墙缝里掏出五张存单。

听说,儿子媳妇取钱时,找不着密码,以为老人用的是自己生日,家里没人记得老人生日,便找老人最要好的朋友。可结果,老人也忘了自己的生日。最后,儿子媳妇是用老人孙子的生日号码,才碰对的。

儿子媳妇说,老父亲没预兆就匆匆走了,他们没来得及尽孝,死了得好好排场一下,于是请了镇上名声最响的乐队。又听老辈人说,死后如没人哭,即使请和尚放了焰口,死者亡魂也得不到超度,儿子媳妇便又请了三对嗓门大的男一女回来哭丧。

三对男一女一会儿踩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一会儿伴着萨克斯管吹出的《回家》的旋律,哭哭唱唱。朋友听得稀里糊涂,说,初听还以为是谁家姑娘出嫁,娘家舍不得要出阁的女儿离开呢。

我说,如果悲伤都讲究形式,那还有什么人间真情?现在人把丧事当喜事办,倒是文明了。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2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联欢晚会也是除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

除夕那天,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晚的到来。就在春晚到来之际,又出了一个小插曲。

因为爷爷家在农村,农村用的几乎都是网络机顶盒,可当时网络信号不太好,看的时候结结巴巴的,爷爷就想换成卫星接收器,可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最后还是在柜子里找到了。这个小插曲才得以告终。

春晚开始了,我们熟悉的主持人走上台来。一段简单的开场白结束之后,就开始了精彩的节目。

《时间都去哪儿了》把有的观众感动的潸然落泪,我听了也很感动。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小品《扶不扶》用搞笑幽默的语言结了压在我们头上的难题,我觉得郝建说的那句话真不错:“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真不错,这不正是雷锋精神吗?

可爱的空空也来拜年了,它说的话,让我们都哄堂大笑。还有大张伟唱的《倍儿爽》的曲调,还真让我感到倍儿爽,表妹听到,都激动得跟着曲调唱了起来,边唱还边跳,她搞笑的动作,和跑调的声音,让我笑的都直不起腰了……我听着熟悉的《难忘今宵》,恋恋不舍的关掉了电视。

这次的春晚办得真不错!让人有感动有欢笑!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3

“春节”是中国人民共有的节日,人们都会在这个时候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放鞭炮,吃团圆饭。俗话说得好“新年新气象”。这一天也可谓是孩子们的自由日,不管怎么吵、怎么闹、怎么调皮捣蛋,也不会挨打挨骂,也就是婆婆嘴里的不会“开印”。我也不例外,调尽了皮,捣尽了蛋,过了一个快乐兴奋有意义的春节。

每年我们都会赶回重庆老家陪外公外婆过春节,今年也不例外。热闹丰富的团年饭、红红鼓鼓的红包、响亮的鞭炮等让我真个兴奋,但最让我激动的是抓鱼。

初四,我们大家起了个大早,家里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都全副武装,开始忙碌起来,时时刻刻都准备着-起去鱼塘里抓大鱼。外公家鱼塘纯天然,无污染,可誉获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的称号。那儿的大鱼呀,又大又肥,肉质鲜嫩。想着这人间极品就令人馋涎欲滴。我也不例外,穿着胶靴就奋不顾身的投入到抓鱼中去,跳进泥潭里,望着一大片的泥潭,看我这渺小的身躯,真是束手无策,只好在泥巴里连搅起来,左搅搅,右搅搅,可总捞不起来一条鱼。看着四姨左一条,右一条,我可不服气。脑袋瓜一转,拿起塑料口袋捞起来,把口袋撑起来再伸到泥里,这样反复几次后终于发现里面有一条黑啾啾的小鱼,可把我乐坏了,又继续用我的秘密武器把整个泥潭捞了个够,可捞了不少鱼儿,而我却成了一个小泥人。

捞鱼虽然使我狼狈不堪,但提着那沉甸甸的鱼桶,想想晚上的鱼大餐─清蒸鱼,红烧鱼、火锅鱼……不由得心花怒放,兴高采烈,心里不由萌发出一种自豪与骄傲感。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4

清晨,太阳还调皮地躲藏在山的那头,红霞已晕染了东方的天空,让人的心中泛起阵阵暖意。虽然已临近春节,但天气并未转暖,而我的内心却是欢呼雀跃的——因为我们要去厦门旅行过春节,这在几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哪!

嗬,好大的车站!可里面冷冷清清。不对呀!前年我在车站还看到:哎呦喂,春运期间回家的人儿排起了长龙,大家拖儿带女,拎包携箱,车站里里外外水泄不通。可是,现在,人呢?

我转头问爸爸,他神秘地笑笑:“自己去看看!”我径直走进大厅,看到大厅两边围着零零散散的人,我跑过去一探究竟——

只见一台机器前,一位叔叔拿出手机,娴熟地输入密码,很快,一张车票就从机器里吐了出来。我惊得直呼:“好神奇!”爸爸凑上前来,也照样子操作了一遍,并笑呵呵地说:“现在买票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电话等预定,瞧,快吧!”爸爸把车票递给我,又说:“以前买票哪有那么方便。以前,人们为了回家团聚,哪怕通宵排长队也要买到回家的票,有时还会遇到黄牛倒卖火车票,回家心切的人也会花高价买票。”听了爸爸的话,我真想高呼:科技万岁!中国人民好幸福!

不久,我们乘坐的G1653次列车如期而至。我们上了车,眼看着周围的景物不停地从我们身后退去,随即一眨眼就从眼前溜走了,列车正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飞驰着。“哦,飞喽!”我在车厢里大呼小叫。“傻丫头,我们在陆地上,怎么飞?那是火车提速了,一小时能走300多公里呢,我们到厦门也才4个多小时。想起早几年我们坐着绿皮火车去西安,坐得屁股都要“开花”了。”爸爸的话引得我们大家哈哈大笑……

列车很快到达目的地了。走出车站,太阳高空照耀,温暖的阳光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两旁红艳艳的凤凰木正迎风向我们点头,似乎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呢!我想这将会是一个幸福的开始!

一趟旅行,让我看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更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祖国,我为您点赞!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5

筑牢“安全链” 过好“安全年”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春节,春运线上、返乡路上、回家途中,奔波的脚步声,是心中止不住的思念。忙碌了一整年,我们从家出发,最终还是要回家。千百年来,这条中国人亘古不变的“迁徙路线”,承载着最深沉的情感、最淳朴的心愿,也记录下阖家团圆的温馨美满。

“回家过年”不是轻松一阵子,而是幸福一家子。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汹涌而至,如同一道休止符,让喜庆热闹的“新春乐章”戛然而止。尽管如此,我们都在为守护家国平安幸福的年味本真而努力奋斗着,“宅”家过年共抗疫情如此,如今倡导就地过年、有序返乡亦如是。无论如何,全力编织好“安全链”,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过年,既是守护“小家”,更是保卫“大家”,点亮幸福的万家灯火。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对滥食野生动物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禁食野味从“管住嘴”到“迈开腿”,饮食防线不断筑牢。近期,车厘子、冻鱿鱼、奶枣等食品多次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食品安全问题引人关注。虽难有过去“唯有春节才食肉滋味”的感受,但一年一顿的年夜饭大餐,丰盛可口就是全家最幸福的事。因此,吃得安全至关重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检测监管力度,坚决防止包括野味在内的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流向餐桌,消费者也要做好防护,注重食品处理过程中的卫生,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是疫情防控的“力举”、绿色生活的“标配”,守护我们熟悉的“年味儿”。

守护群众“指尖上的安全”。疫情之下,我们发现公共卫生存在短板,也看到数字化发展有机遇。居民“宅”在家作战,生活用品和医疗物资靠网购配送;复工复产后,电商热潮迭起,从网红到县长直播带货,借助互联网我们实现了“隔空取物”,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亲朋好友外出聚餐的活动会大大减少,网购吃穿用度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保障群众“买得安全”,就是守护防疫“最后一公里”。一方面,消费者要选择在正规和信誉好的网络平台采购,并对物品外包装进行预防性消毒。另一方面,强化进口物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流程管控,做好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确保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买上“放心年货”。

守护群众“归途上的安全”。一曲《回家的路》,唱出了无数人对过年回家的期盼,串联起车站机场和高速公路等一幅幅春运画面。每至新年,一场大规模的中国人口迁徙便拉开大幕,人潮涌动、繁忙热闹是对中国年的形象描述。然而,今年并不寻常。从2020年12月份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出现新冠疫情聚集性疫情。在此背景下,减少不必要的人口流动,进而减少疫情传播风险、降低扩散可能,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益选择。我们倡议群众自觉自愿“就地过年”,也要做好“返乡过年”各项保障工作,杜绝层层加码现象发生。做好个人防护,要关注目的地疫情变化和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少串门、少聚集,让人民群众踏上“安心回家路”。

健康安全就是福。春节之于中国人,是头等重要的节日。守护群众健康安全,就是对中国人民最好的祝福。疫情防控与新春佳节交织在一起,我们要切实筑牢“安全链”,真正实现吃得安全、买得安全和回得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过好健康安全年。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6

为切实关心困难员工的生活,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春节送温暖活动。现就20_年春节期间关爱困难教职工和学生的送温暖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切实关心困难教员工的生活,深入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从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送温暖活动作为工会春节前的工作重点,真正把党和国家及组织的关心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

学校切实加强对送温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贾校长为组长,凌全体行政人员为成员的春节送温暖工作领导小组,党团组织密切配合,积极支持,逐一摸清困难职工和学生的家庭情况,并逐一登记备案。切实把关怀与温暖送到困难者家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新年送温暖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登门慰问送钱物、帮助治疗送健康、丰富生活送文化、结对帮扶送恒温等途径,丰富送温暖慰问内涵,取得明显的实效。

1、深入到困难职工和学生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四清”,即摸清家庭情况、摸清思想状况、摸清困难原因、摸清生活需求。

2、对困难的家庭进行一次普遍的走访慰问,积极帮助病残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解决生活中的急难问题。

3、把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医疗支出过大影响基本生活等有突出困难的家庭作为走访慰问送温暖的重点,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此同时,我校工会还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措送温暖资金,资助要严格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运作安全、专款专用、发放有序、监督有力。

__月__日学校召开了离退休老同志茶话会,对老同志进行慰问,对困难老同志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并每人发了一份春节贺礼。__月__日学校春节送温暖工作小组一行5人,登门逐户慰问了共14户困难学生,共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计3000余元。

三、加强宣传,造浓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__简报》等舆论阵地和工具,及时宣传学校党组织、行政和工会组织对困难教职工的关心,宣传扶贫帮困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广大教职工互爱互助、增强信心、勇于克服各种困难的生动事例,扩大送温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营造教职工广泛参与、人人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继续把关心困难职工和学生作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并一如既往地切实关心困难职工和学生的生活,使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国家及单位的温暖,为构建和谐淮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7

过年了!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大街小巷人头攒动,鞭炮齐鸣。大家都在欢庆这一年中快乐的节日------春节。

今年的春节特别令我难忘,因为我和爸爸 ,妈妈一起去杭州、苏州游玩。中国向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我真想快点看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

大年初二,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景色秀美的江南水乡。一下车,我们丝毫感受不到北方冬天的寒冷,到处青枝绿叶,柔柔的风吹在脸上,让我仿佛一下子来到春天的世界。

闻名天下的西湖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因为我和一个小姐姐光顾着贪玩,在游船上跑来跑去,倒是锦溪水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锦溪水乡,一条条小河在一排排房屋中纵横交错,静静流淌。河两岸是富有特色的南方民居。白色的墙,青色的瓦,紧靠在河两岸,和我们北方的村庄一点也不一样。一条条乌蓬小船把我和姐姐的目光吸引过去。我是头一次坐这样的小船,它只用一支撸来划船,可真有意思。

导游让我们九个人坐一条船。我和姐姐一上去 它就东倒西歪,左摇右晃,把妈妈也吓得大喊大叫。慢慢的我们把它控制好了,阿姨们也上来了。可爸爸上去后,小船又开始剧烈的摇晃,吓得我想跑到岸上去。在划船的时候,一个阿姨一边划一边唱着动听的歌。两岸是古民房,民房和水紧相连, 很有江南特色。每一只小船上都飘荡着歌声,飘荡着欢声笑语声。

在水乡,小船缓缓地行驶,古诗云:“春来两岸桃争放,不是渔人也欲迷。”,春天的锦溪应该更加迷人吧!以后,我一定要再来锦溪游玩一次。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8

我的老家在饶平。这里,人们过春节的习俗可跟《北京的春节》有不一样的地方呢。

老家的腊月,人们不用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而是到百货商城购买年货。年货各式各样,当然小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是必不可少的。进入腊月,家家都开始包饺子,饺子馅有很多种口味,却往往以大人的口味为主,有好些我们小孩子并不太喜欢。

春节过年,烟花爆竹、穿新衣是孩子们最喜爱之一。燃放烟花爆竹对男生来说,或许是人之常情,大概那是一种力量和勇敢的象征,女孩子穿新衣才是天经地义。

春节前几天,还必须大扫除。大人们用柔软的柳枝捆成一束当扫帚,对室内外上上下下进行一次大扫除,这是一种卫生,也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柳枝扫帚用起来不仅减轻许多人力,清洁能力强,不像普通的扫帚那样,脏东西沾在上面再扫就会掉落。家家户户必须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那是希望把不好的东西统统扫除。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纷纷穿新衣,门外的新桃换掉了旧符,而且食物要吃祭拜过了的,没有祭拜的不能吃。除夕夜,家家酒肉飘香,方圆十几里都能闻到浓郁的喷香。整个夜晚,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短暂的睡眠。有些人家会提早一天拜年,但更多的人还是挤在电视机前评论春晚或给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电话或短信拜年。不像北京,这一晚守不守岁是没关系的,不守岁并不代表不希望自己或长辈长寿,而是要养足精神,在正月里更好地到别人家拜年。

正月初一,大家便开始四处奔波,赶着拜年。拜年的时候,人们总要带上礼物和一对橘子,象征着大吉大利的意思。在客人临走的时候,橘子要收回的,但礼物一定是留下的,这也是这里的一种好的习俗和人情世故吧。拜年一定要带上红包,装上新币,双方互赠红包,收到的红包不能当场拆开查看,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

初七那一天,家家必须要有一餐“七样菜”的。“七样菜”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必须是青菜类,菜式并无规定。七种不同的菜混在一起吃,很入味,我非常爱吃。

元宵节,孩子们都会提着花灯到处游走,花灯的造型很多,有些还很新奇、特别,我爸爸曾经给我做过白萝卜灯,那是我最喜欢的花灯。孩子们手提花灯,幸福无不溢于言表,都渲染在美好又可爱的笑容中。

对了,跟节前热闹火爆的生意相比,春节期间店铺生意平淡多了,多数店铺除夕到正月初五关门,初六营业。春节的欢乐气氛一般到元宵之后才会逐渐趋于结束。

这就是我们老家的春节习俗,但愿全国各地各处、每人每家,都会像我们老家这里一样,每年都过上高兴、欢乐的新年!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9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概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家里就开始“掸尘”,准备过年,这段时间可把家里人累得够呛,又是打扫卫生,又是杀鸡杀鸭,请猪头,用来祭神灵。小孩子最清闲了,什么事也不用做,只要到外面去,尽情地玩就行了。

好容易到了除夕,吃团圆饭了,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坐下,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什么清蒸蟹,油炸虾,糖醋排骨……小孩子早早坐下,忍不住想夹来吃,却又必须等人齐了才行,不然会被大人骂。吃完了也不能立刻离开桌子,必须等大人分完压岁钱后才能离开。这时,天已完全黑了,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所有的灯,一盏不剩,全被打开。

晚上是孩子们的天地,特别是男孩子,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烟花爆竹,什么“双节炮”啊,“喷泉烟花”啊,“糖果炮”啊……有些大户人家不惜用成千上万块钱买烟火,只为过年助助兴。不计其数的烟花在天空飞舞,像流星一般美丽,又像流星一般短暂,稍纵即逝,黑漆漆的天空被照得如同白昼。

过年的时候,有些话是被禁止的,比如说“死”,任谁听见了都会说你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如果你将哭的话,大人会千方百计阻止你哭。因此,有些孩子常常装出不开心的样子,大人看见了,肯定会问什么缘故,只要不哭,你有什么要求都会得到满足。人人都希望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多多赚钱,怕这一哭,把新一年的财气福气好运气全哭没了。

我觉得过年什么都好,就是守岁不好,太痛苦了。一个晚上,都得睁着眼,刚眯了一会儿,又被母亲弄醒,这让我十分恼火,想睡觉都不让睡,不知道是哪个人想出的守岁,估计他是得了失眠症了吧。不过现在我知道了,守岁是为了为家人祈福。

时间过得真快,晃眼过了十二点。从这时开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新年的时间了,我终于可以睡了。过了除夕是春节,可又有得忙了,请客吃饭,走亲访眷,估计得忙到正月初十才算了。

2023年春节心得怎么写篇10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春节,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传统节日,和亲人们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节日。

照德化的老规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被视为春节的彩排。天一亮,我家就开始祭灶。听妈妈说,这天,各家的灶王爷要向上天的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的善恶,让他赏罚。我疑惑妈妈在灶王爷的嘴上涂了什么?妈妈告诉我:“在灶王爷的嘴上涂的是关东糖,让他不在玉帝前说坏话,祈求来年我们合家平安。”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里里外外大扫除一次。爸爸妈妈还要把肉、鸡、鸭、鱼、青菜、香肠、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下午,爸爸会在老家的大门挂上大红灯笼,贴上喜庆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全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团圆饭,也就是年夜饭。我家的饭桌上少不了年糕,年糕音似“年高”,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猪蹄肉炖香菇、魔芋、芥菜根(也叫长命菜)这道菜是妈妈的拿手好菜。炸带鱼妈妈不准我们全部吃完,因为“年年有余”。饭桌上大人们互相敬酒,互相祝福。吃完年夜饭,全家团聚守岁,又称“熬福”。即越晚睡代表来年越有福气。十二点前,大人们坐在沙发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淘气的小孩就忙着吃瓜果、糖品。当然吃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最期待的是长辈发压岁钱!过年收到红包让我们心里乐开了花。大家有说有笑感到很幸福。终于熬到了十二点,“轰轰轰”的烟花爆竹声准时响起,我们马上许愿。虽然我们家只燃放很少的烟花,但是我周围的天空到处绽放着五颜六色的烟花,“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烟火的气息。热闹非凡,烟花璀璨,好看极了!随着“嗖——”烟花飞上天空炸开了的一阵阵声响,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们兴高采烈地喊着,欢笑着……

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俗称“过年”。这天各家各户燃放鞭炮、烟花。家家户户门前堆着燃放过的爆竹红纸皮、烟花箱。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全家男女老少换上喜庆的新衣服、新鞋子,显得精神焕发!早饭是妈妈包的香喷喷的饺子,听奶奶说,过年吃饺子是我们村的老传统。爷爷呢,一吃饺子就要说那耳熟能详的典故: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之意。难怪每年的饺子宴是我家必不可少的。中午摆家宴:糖醋鱼、红烧肉、红酒鸡、炒白果、清蒸排骨、苦菜汤、苦笋炒肉片、豆芽鱿鱼等数之不尽的美味佳肴全部端上桌。晚上便吃一些甜食,如甜果、米果、年糕、汤圆、豆腐花等一些美味。妈妈教育我们初一一整天不准吵嘴、打架,要和和美美的。如果摔破了碗碟,要补一句“岁岁平安”,以兆来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大街小巷人们见面,都会互相道一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

大年初二是“女婿日”,我们全家人带上礼物和祝福去拜访外公、外婆。初三、初四、初五这几天人们都会到亲戚家、朋友家串门、拜年。正月期间,村里的祖厝也经常有祭祀祖先,宗亲们闹元宵的隆重仪式。虔诚的村民们用心地摆供品(全猪、鸡、鸭、香菇、水果、甜果、白果、糖果、鱼等),请来舞狮队、木偶戏、高甲戏来祖厝表演,让年味更浓!村民轮流放鞭炮,架起一个个喜庆的气球拱门,祭祀活动后还要邀请尊贵的客人到家中摆宴席吃甜果等等美食。

以上几点就是我家的春节习俗。一眨眼,我们就要开学了,爸爸妈妈也要去上班了。我期待着2016年红红火火的春节到来!

22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