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心得
今年二月份的一天,外婆带着我、表姐、表弟一起去沙家浜游玩。
沙家浜景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方,阳澄湖边,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是个草木繁茂,芦苇环绕的景区;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我们来到沙家浜大门口,只见那里游人如织。大屏幕上,滚动着春节的祝福。我们随着人群慢慢的进入了大门。到了风景区,我们先去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前,矗立着一大尊雕像,雕像上刻画着战士们手持刀枪,准备和敌人厮杀的场面。我瞻仰着这尊雕像,对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心血,创造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的赞叹。走进纪念馆,我看见在一个玻璃罩里面有一顶新四军的帽子,这顶帽子的颜色几乎退去,又丑又脏,上面还有几个小洞。看着这些战士们的遗物,我觉得战火纷飞年代的生活是多么贫苦。来到纪念馆的后部,这些地方摆放着在抗日战争中曾使用过的一些武器:机关枪、手枪、--、军刀……这些武器大部分都是破破烂烂的。
出了纪念馆,我们去了游乐场。在那里,我们四人租了一条脚踏船。小船在池塘上荡漾着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池塘的水比较清澈,但由于水比较深,我怎么也望不到水底,只能看见水下黑乎乎的一片。池塘中有两个“小岛”,“小岛”上种植了一些草草树树。上了岸,我们又去了万竹岛。远望万竹岛,只见整个小岛上全都是竹子,根本看不见一棵杂树。进入万竹岛,里面也全都是高大粗壮的竹子。一棵竹子挨着一棵竹子;一片竹叶挨着一片竹叶。几乎没有一点空隙,真是名副其实的万竹之岛。当风吹过的时候,竹林发出了“飒飒”的声响。
沙家浜真是太好玩了,既让我开阔了视野,又让我陶冶了心情,还让我享受了大自然的美妙。
《沙家浜》心得篇2
周五的晚上,我正在看书,“爸爸,‘浜’是什么意思?”我好奇的问。爸爸说:“浜是指某些地区通向江河的小河沟,多用在地名上。”我接着问:“沙家浜在哪里?”爸爸说:“在江苏,那里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一时讲不清楚,明天是星期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啊,这太好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着车出发了。我们的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我不时地问:“还有多远啊,还要多少时间才到啊?”在我的催促声中我们终于来到了沙家浜。
走进“沙家浜”景区,迎面有块大照壁,上有叶飞将军的题字,并简要说明了抗战时“东路抗”的重要战略意义,在照壁左面是“东进桥”,“东进桥”是为了纪念新四军东进抗日而修建。跨过东进桥来到了“革命历史纪念馆”。这里介绍了当年常熟的革命斗争。馆内藏有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我最感兴趣的是重机枪、歪把子机枪、--和手枪。我还亲自操纵了高射机枪和山炮。又爬上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做了个近距离观察。最后来到充满江南名俗气息的“红石村”。这里有“春来茶馆”,茶馆里的蜡像再现了阿庆嫂智斗敌人的情景。旁边是芦苇荡,不由使人想起当年新四军伤员就是在这芦苇荡中养伤,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只能以芦根充饥。
参观完沙家浜,我仿佛看见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勇的新四军和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展开的激烈战斗;阿庆嫂和敌军们斗智斗勇;十八个伤员在芦苇荡铁骨铮铮的光辉形象。我仿佛看见了每个烈士都在笑,因为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繁荣昌盛;沙家浜的生活是那么的红红火火;还有我们——祖国的未来是那么的优秀!
安息吧,烈士们!你们手中的旗帜已经在我们手中高高举起,我们会让它更鲜更艳!虽然你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一座巨大而坚固的丰碑!
《沙家浜》心得篇3
今天是一学期一次的春游日,可把我乐坏了。上午8点,我们出发了。“刹——”随着一声刹车的声音,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风景区。
进入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色的大花球,真是太壮观了。绕过花球,我和顾亦佳往左走,来到了一条小石桥上,桥旁的一棵桃树吸引了我,它正开着鲜艳的花朵,好看极了。
过了小桥,迎面便是瞻仰广场,广场过道两旁有18根形态各异的自然石,象征着18个新四军伤病员,广场正中是“军民鱼水情”主体群雕,是几位勇敢的革命斗士和革命群众。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纪念馆,最吸引我的是暗箱里的小电影,放映的是抗日战士打击日本鬼子的景象,三维的立体场景让我觉得激烈的战斗就像真人在表演一样。我还看到,在一处民宅的院子里,阿庆嫂与几位革命战士正坐在一棵大树下的桌子旁商量对敌大计呢!乍一看,我还以为是真人扮演的呢,没想到是蜡像。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游乐场,顾亦佳宣布: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她刚说完,大家便一溜烟跑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疯”了。哎,人实在太多了,连一个玩的地方都没有。我只好挤进商店去了,没逛多久,我又好不容易挤了出来。“咕噜”肚子在叫了,我便去找人一起野餐。我们在草地上铺好布,吃着归紫嫣派给我们的好吃吃。瞧,我们分享好朋友的美食,一点也不客气。别看食品很丰盛,很快就被我们这些贪吃鬼消灭殚尽。
在别的景点玩了几个小时后,我们兜回了游乐场。这次,我盯上了走“秋千竹棍”,就是在横梁上用绳子系着一截一截的竹棍,你踩着一个个秋千般晃荡的竹棍,从横梁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就算成功了。这实在是太好玩了,我连续走了好几次,意外发生了,走在我前面的谢怡洁走到一半时,迎面走来一位陌生的女生,谢怡洁见状,连忙用自己的竹棍去撞她的竹棍,示意让路。那人却无动于衷,我便说:“我来。”谢怡洁就下去了,我走到前面一根竹棍上,对方以为我有敌意,就来攻击我,我也不客气积极迎战,对方猛攻我,却不见我有投降之意,仍然稳当地站着。便搬来一个援兵。这下变成两个欺负我一个,我立即意识到我是赢不了的,就很不服气地下了竹棍。对方玩过一轮后,来到我身边,我们还以为对方是来挑衅的。没想到她说:“我们交个朋友吧。”说完就把手伸过来,我也把手伸出来和她握手。我们真是不打不相识。
今天真开心,不但领略了沙家浜的美丽风光还交了个朋友。
《沙家浜》心得篇4
很小的时候,听爸爸说,有一个地方,湖水清澈,芦苇密布,菱荷相间,古色古香的好像一幅画卷一般。我听得入了迷,那儿的风景好象就在眼前一般。那是没车,道路也不好,爸爸也是听别人说的。好不容易有了辆车,却又没时间游玩。现在条件好了,终于可以大饱眼福了!
清早,我乘车来到了那里。走进景区,一眼望到的是一片片芦苇丛。湖面上有几叶小舟,船上的旅客谈笑风生。我们首先来到了中央广场。广场和宽阔,但过路的旅客却稀稀落落,使得他不免有些孤寂。顺着漫漫小道,我们来到了隐湖桥。这是一座由三座吊桥连接起来的桥,由于旅客们的一阵摇摆,所以我走在桥上跌跌撞撞的,恍如喝醉了酒一般。要不是妈妈扶了我一把,我差点儿仰面摔倒。那不就大出洋相了吗?
好不容易过了吊桥,谁知惊险的还在后面呢!步行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我挺好奇,非拉着爸爸妈妈进去。本是打算去看看,不料,一进门就被气势给镇住了:坚固又硕大的飞机模型,带长炮筒的坦克模型都让我赞叹不已。就在这时,我的目光无意间扫到了一个角落--士兵训练场。爸爸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一下子就看透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说:“男子汉大丈夫,去吧!”我高兴极了,真想拥抱一下他。于是,我便急忙跑到了士兵训练场。我来到了金字网绳塔前,爸爸告诉我,爬网的时候,一定要想找到目标,然后一级一级往上爬。说完,他就麻利的演示起来。我也不甘示弱,脚踏着网,一级一级爬。可爬了许久,我才发现我一直在绕圈子。天哪!真是惨啊!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得不离开士兵训练场。我决定去横泾老街一逛。走了好一会儿,我们中午来到了这里。只见这条街十分繁华,热热闹闹的。在门口,一位老伯扮成了武大郎,挑着担子在卖炊饼,最厉害不是念叨着:“来一来哦!看一看!武大郎炊饼哦,潘金莲制作,西门庆监制!”听得我哈哈大笑。接着,我们买了一只鸡和一些海棠糕,就打道回府了。
一天的旅行真让我疲惫不堪,但是,此时我对这次旅行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值!
《沙家浜》心得篇5
车窗外的景物飞快的移动着,车内早已是一片欢腾,那阵阵轻松欢快的笑声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我们对秋游热切的渴盼与兴奋。
嚯!终于下车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涌出车门,迫切地呼吸着沙家浜的空气——当然,这是我们的目的地,沙家浜。沙家浜景区里仍荡漾着绿意,杲杲秋阳下的大片芦苇荡显然还未遭受过深秋的霜冻,路边的花花草草依然生机盎然,在宜人的飒爽秋风中轻摆、摇曳,我们一个个脚下像安了弹簧,小跑着,蹦跳着跟上前方导游举着的,在风中翩翩舞动的小黄旗。
第一站,导游将带领我们去看《让子弹飞》的小话剧。话剧演绎了抗战时沙家浜的一段并不完全真实的历史,整个话剧使全场的气氛变得幽默、诙谐:当看到“神马、浮云”上场时,同学们开怀大笑,而当一个个“炸弹”爆开,腾起阵阵呛人的烟雾时,大家的心都不由得绷紧了。直到不知不觉中,话剧结束了,我们下意识地朝腕表望去时才意识到悄悄流逝的时间,午餐时间到了!
我们在一大片有着许多娱乐器材的草坪上匆匆结束了午餐,把背包往一群打牌的同学那儿寄存好,外套系在腰间,一边呼唤着伙伴(“快点,去玩啦!”),一边奔向那些器械。
在她们这样高涨的情绪下,我似乎显得很不合群(因为我只想找个僻静的地方看看书,而不是和她们疯玩)。但也只好少数服从多数了。“凌丹,把你那个像锤子一样荡在后面的书包放掉,我们去玩那个吧!”文羽晨捅了捅我,随意地指了指一个方向。我慢悠悠地存好包,打量了一下那些横在一条几乎干涸、被杂草占据的小河上方的游乐设施。多数器械下都扎起一张结结实实的大网(应该是出于安全考虑),可她们这几个平时课上不动声色的家伙却偏偏选中了几个没有安全保护的,这可把我给害惨了。我犹犹豫豫地看着这个不知能不能称之为桥的东西,如果一定要给它个名称,我觉得叫“空中平衡木”再恰当不过了。文羽晨一马当先,上了“空中平衡木”,我的手心开始不由自主地冒起了冷汗,我踌躇不定,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却见两个三四年级的小女孩兴冲冲地跑过来,排在我身后。我一边深呼吸,一边在心里骂自己是胆小鬼。接着,我一鼓作气抓住了悬挂平衡木的铁链,小心翼翼地踏上了这窄窄的平衡木,仿佛生怕稍一用力,它就会断裂似的。走第一、第二段平衡木还算稳定,但在脚前的第三段却突然呈现出一个斜坡,我感到满手的汗水促使我的双手在铁链上打滑,我迈出右脚,确保它已稳稳当当地踩在实处了,可这时,后面两个女孩也上来了,导致我所站的二、三两段平衡木剧烈地摇晃起来,而脚下几米处便是长着长长野草的泥泞河流,哇!我在心中暗暗叫了一声,不知道有没有人失足掉下去过呢……我不由得胆战心惊,赶忙把左脚收回,我故作镇定地和文羽晨说着废话,一开口却发现我的嗓子好像很久都没用了似的,沙哑还微颤着:“文羽晨?我看见河里有一个望远镜。不知道有没有人掉下去过诶。”“哦。可能吧?”但她也紧张得不愿多说话,我只好乖乖闭上嘴。我迟疑地不敢迈步,深恐自己会一不小心滑下去,我仿佛一时忘记了如何呼吸,只知道一点点及其谨慎地往下挪,不料,下坡刚走完,眼前又赫然出现一个陡峭的上坡,让我面临很大的挑战。我匀了匀气,安抚了一下狂跳不止的心,紧紧攥住最后两根铁链,大步迈开,再顺势轻轻一跃,哦,我总算解脱了!我不敢相信地用力踏了踏草地,好像一时还没接受已经回到陆地的这个事实,但我很快便回过神,抓住文羽晨的肩膀,晃了起来:“天哪,太恐怖了,我再也不要玩这个了!”
但很快,我们又把注意力移到另一个大型设施上了:这是类似于一个由无数条绳子交错、固定而成的巨型圆锥体,许多同学像猿猴一样攀在上头,一点点向上蠕动着。这似乎正对了文羽晨的胃口,她兴奋得嚷着拉我去,我从未见过这家伙那么激动,尽管十分不情愿,但也只好依了她。在圆锥体脚下,我们遇见了“失散多时”的吴文溢和张敏怡,在这个绳子纵横交错的庞然大物身上,我们必须双手双脚死死抓住、牢牢镫住绳子,这是很耗费力气的,不一会儿,吴文溢便败下阵来,趴在最底端拉起的那张蹦床似的网上不动弹了,而爬到一半的张敏怡却忘了把她那“千斤重”的背包和外套存起来,叫吴文溢帮忙她又听不到,我只好为人民服务,艰难地爬下来,帮张敏怡拿包做后勤了。
在她们几个爬下这个庞然大物后不久我们便集合了。导游接着带领我们认识了各种毒品以及它们无穷的危害。同学们看过后都颇有感触。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时间匆匆飞逝,我们就这样伴着午后的暖阳踏上了归程,而我们对这次沙家浜之游则仍是意犹未尽。
《沙家浜》心得篇6
秋季秋高气爽,万里蓝天飘荡着朵朵白莲船的云彩。我校举行了秋游,地点是沙家浜。
一大早,大家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学校,纷纷议论着沙家浜,在我的想象中,沙家浜是美不胜收的地方。欢歌、语传遍整个教室,恩一到齐,我们便坐上了大巴车,开始了今天的快乐旅途。
看到车窗外不断向后飞逝的景物,我的心早早就飞到了沙家浜,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我看到沙家浜的美景时,才体会到“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集体参观了一会儿,我们共分成了7个小组,我们的小组,我是组长,带领大家去了儿童乐园,哇!大家异口同声,乐园里人山人海,宾客如云,人声鼎沸,大家其乐融融。不远处我们看到了别人玩手摇船,只见人家摇起了浆,好似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看似好玩极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芦苇荡。哇!湖平如镜,明镜澈底,互留绕提,湖中站着一个个”管理员“——芦苇。湖边的柳树。婀娜多姿,活像少女披着长发。对着明镜含腼腆地梳装打扮。
后来,我们来到了芦苇迷宫,两边长着棵棵竹子,给迷宫带来了阴森森的感受,我好怕,心怦怦直跳,仿佛有小兔子在我心中蹦来蹦去。大家手拉手往前走了一会儿,快到集合时间了,我们赶紧回到了集合地点。
最后,我去小店买了一颗神奇的蛋——荧光蛋,上面刻上了我们一家人的名字,希望我们一家幸福,快乐!
美好的时间总是容易过去,短短的沙家浜之旅还没尽兴就要说再见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但我的心却还在芦苇荡水面上荡漾着。我希望把今天的这份快乐带给全家人一同分享!
《沙家浜》心得篇7
10月21日这天,学校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早上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我们仍然兴致勃勃。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来到沙家浜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辛辛苦苦换来的。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蜡像,讲的是一些老百姓在精心地照顾伤员,给他们送水送食物。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回报他们的辛苦和牺牲。
随后,我们去芦荡景区游玩。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镜波开天”处。只见这儿风景如画,湖面碧波荡漾,水平如镜,一群大白鹅从远处游过来,这让我不由得吟起一句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湖岸边停泊着一艘艘游艇,给湖面增添了一份美丽的色彩。湖中央,还有一丛丛芦苇倒映在水中。这些景色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座桥,桥上写着“隐湖桥”三个大字。桥是用绳索架起来的,桥面用一块块木板连接起来。我们走上桥,桥摇摇晃晃,就像在荡秋千一样。大家扶着绳索,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走过桥,便是几个店铺。顾婧怡买了一个面具和一个王冠。黄一唯一把抢过面具,戴到了脸上,又抢过王冠,做了个鬼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横泾老街”。这儿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很古老,地上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让人感觉古色古香。街上热闹极了,有卖麦芽糖的,有卖芡实糕的,还有卖小馄饨的……很有民族风情,参观完老街,我们拐了个弯,便来到“平安桥”前,老师说:“走过这座桥,我们的一生就会平平安安。”我们走过去后,又经过了两座桥,真不愧是水乡,水多,桥也多啊!
最开心的莫过于“国防基地”了,我们在这里尽情地玩耍。我和钱梦雨、花佳淋组成了一个三人组。我们一起玩这里的每一个游戏设施。比如:荡秋千、滑滑梯。我们每玩一个游戏,就比一次赛。不过,我们根本不在乎输赢。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走出沙家浜风景区,我们还是感到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真希望下次春游快点到来。
《沙家浜》心得篇8
沙家浜,一个令人向往的水乡古镇,它坐落在常熟城西,紧靠阳澄湖,临湖远望,茫茫芦苇荡一望无际,在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的乡亲们凭借这片神奇的芦苇荡成功掩护了十八名新四军伤兵员,成就了小镇的一段传奇故事。
早就想去沙家浜看看了,这次终于有了机会,在车上我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学着京戏沙家浜“智斗”中阿庆嫂的唱段低声哼了起来,“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大门匾上是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沙家浜。透过大门望去,园内碧波荡漾,芦苇摇曳,空气中突然有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此时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诗:“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天气也跟我们的心情一样格外好,人不由得神清气爽起来,我们的第一站便是——沙家浜革命纪念馆。场馆的广场中央,屹立着十八根形态各异的柱雕,据说那是代表十八位伤病员所表现出来的新四军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一番瞻仰,我便直接沿路到广场西侧的纪念馆中,里面陈列着当年英雄们的生平事迹与遗物,想来英雄们在那样的岁月是何等英姿勃发,从困难重重直至最后胜利是何其不易,心情不由沉重,慢慢走出迎面一阵 凉 风,抬头远望,荷塘里的荷叶摇曳生姿,远处的芦苇却静默无声,似乎那些早已成为过去。
收拾下心情,沿着一路不规则的石板路走去,路下便是流水淙淙,似乎整个镇子都漂在水上,左顾右盼只见两边屋子依水而建,远处芦苇密布,芦花飘雪,岸柳成行,一幅美丽的中国水墨画呈现在眼前。
其中“春来茶馆”也座落其间,许多旅客倚窗而坐,边品茗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京剧《沙家浜》选段,听周围的游客说之前还有一些民俗节目,可惜我们没有赶上,看着戏台上的阿庆嫂我不由地想,也只有这里的一水一草才能孕育出这位智慧过人的女英雄。
非常幸运的是这次我们在沙家浜景区的横泾剧场观看到了实景剧《让子弹飞》。在融合自然生态的水乡风貌与仿古建筑的舞台上,一批优秀的演员通过话剧与表演的形式,配合运用高科技的特效手段,演绎了阿庆嫂与新四军里应外合,共同抗日的故事。“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词、微博、地球超人等创意元素,增添了表演的诙谐与幽默效果,给我们献上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
终于要离开了,我们是那么的留恋,在归途中我的脑海里阿庆嫂与十八英雄的影子时隐时现,但是有一句---的词却在不经意间吟诵而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沙家浜》心得篇9
秋姑娘踏着轻快的脚步来了,我们乘着大巴车,一起来到了沙家浜秋游。
终于到了沙家浜,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小组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我们都非常兴奋。
我们组在施语童组长的带领下,先来到了一家小店,我和马诗涵很快就买好了纪念品,想去城墙上看看。我们来到了城墙上观望了一会儿远处的风景,但过了好一会儿,还没见其他组员从小店出来,我们就下去找他们。施语瞳先发现了我们:“刚才你们去哪儿了呀?”我和马诗涵指着城墙说道:“刚才我们去城墙上面了。”但很快我们就发现毛亦杨不见了。施语瞳责怪我们:“都怪你们私自离开,我叫毛亦杨去找你们,他肯定在找你们的时候走丢了。”看着施语瞳焦急的脸色,我心里充满了自责。
我们只好分头去找毛亦杨。我和马诗涵分成一个小组去找,我们找着找着,遇到了几个初中的大姐姐,我们问:“你们好,我们的一个组员走丢了,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戴着眼镜,长着短发的男生?”他们和蔼地笑笑:“没有看见。如果看见的话,我会跟他说你们在找他,让他到这儿,好吗?”我们道了谢,就继续找起了毛亦杨。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一个分岔路口,“该走哪条路呢?”我们犹豫不决,我觉得右边更有可能,而马诗涵确说要走左边,但总得走一个方向。马诗涵对我说:“我们石头、剪子、布,谁赢就走谁选的路。”马诗涵赢了,我们一起走向左边的那条路,当我们走到一块草坪边时,突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那不就是毛亦杨吗!他正在和其他小组的组员悠闲的吃着午饭呢!
我下次一定不能再私自乱走,害得别的组员找我时走丢了!
《沙家浜》心得篇10
我们要去秋逛,目标地是带有红色气味的旅逛景区—沙家浜。我正在漫长的道上既欣喜又冲动,我们历经了“千辛万苦”,终究来到了沙家浜。
一进景区,呀,实美!层林尽染,树叶有的红的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黄的如一枚枚金币挂正在树上,正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绿的如一块块翡翠,绿的发亮……就像大天然打翻了颜料盘。长廊曲径通幽。一人多高的芦苇一片连一片,如统一道天然樊篱。
我们先看见了蟹王酒楼,再往前走便看见一只大螃蟹正张开大蟹子向你扑来,雄伟宏伟哪!沙家浜的大闸蟹是全国闻名的呀!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影湖长廊,赏心顺眼,心旷神怡。瞧,湖上有很多的荷叶,远了望去像一幅山川画,现模糊约能看见几户人家,湖被柳树给遮住了,长廊的两旁是些不出名的小花小草,显得十分寂静,但顷刻间被我们的吵闹声给打破了。再看何处,有个名叫“八字桥”的石桥,不愧取这个名字,远看可实像“八”字呀!我不由感慨道。我们接下来还看到了双莲桥、荡芦桥、荡芦湖……此中我最喜好荡芦桥,那里的芦苇临风摇摆,婀娜多姿,显示出一种朝气蓬勃、欣欣茂发的气象,一根芦苇是弱不由风,所以它们老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恰似一片的林海,任你风吹雨打都击不败;又似一个生生不息的大师族,永久那么连合分歧,那么坚持不懈;更是由于这一芦苇就是当初军平易近抗和的青纱帐,新四军正在这里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一些受伤的同志依托芦苇做保护至伤愈。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影院,要看一个名叫“让枪弹飞”的节目,我很是冲动,心里发生了很多的问号:这是如何的一个故事?有哪些的豪杰人物?成果如何?十分焦心地期待着,表演正式起头,呀!是个搞笑、诙谐的军平易近抓获日本鬼子的故事。打出去的枪弹如流星一样发着蓝色的火焰,投出的手榴弹发出爆炸声,烟雾洋溢。认识了剧中人郭建光、阿庆嫂、胡司令等人,节目极尽描摹地表示这些豪杰兵士为了人平易近群众,英怯地取仇敌做顽强斗争,不吝本人贵重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高昂向上。
不知不觉到了吃饭的时间,我起头品尝着我的“好菜”。
到了下战书,我们来到了逛乐场,玩了很多的项目,令我印象最深的仍是过独木桥。我轻手轻脚、不寒而栗地踏上木板,心中十分害怕,可那独木桥晃晃荡悠的像跟我做对似的不断地扭捏,好呀!下面是清亮的、深不见底的河水,我起头打退堂鼓,七上八下,如十五只吊桶吊水—七上八下,但我最初仍是鼓脚怯气,正在心中默默地念:“我能行!”最终我过去了,过后并没有感觉有多灾,多,反而感觉垂手可得,有决心是何等主要啊!瞧何处同窗们都玩得不亦乐乎……
接着我们去参不雅了博物馆,正在那里有雄伟的火炮,精美的,还陈列了很多张汗青照片、文物图片……这些物品保留得完好无损。看着这些物品,仿佛看到兵士们正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和;仿佛听到他们惊天动地的杀敌声。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今天的幸福糊口来之不易啊!
一天的路程竣事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分开了这“仙境”,一颗的种子也正在我心里悄然地埋下了……